首页 > 农业新闻 > 农村教育医疗

罗山探索农村居家养老 养老及医疗保障实现全覆盖


  4月28日,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显示,我国大陆60岁及以上人口约1.8亿人,其中65岁及以上人口约为1.2亿人,占总人口比重分别为13.26%和8.87%,较2000年普查分别上升2.93个和1.91个百分点。我国老龄化社会已成现实。

  随着老龄化社会的加剧,养老尤其是农村养老问题压力日增。罗山县在借鉴城市养老经验的基础上,在全县农村推行“居家养老”模式,为农村老人建立了“没有围墙的敬老院”。其“先行先试”的示范意义值得思考。

  5月20日下午,罗山县竹竿镇姚集村,宽敞洁净的集中养老服务中心里,20多位老人有的在看电视,有的在打纸牌,有的在下棋,有的在聊天;两名孝心护理员不时给老人们端茶续水、提供服务,一派其乐融融的“夕阳美景”。这是罗山县居家养老集中服务中心的一个缩影,农村老人“老有所乐”在这里正成为现实。

  为什么是罗山

  罗山县74万多人有60万在农村,在这里,该县首创的“农村居家养老模式”正渐次铺开。

  谈及缘由,罗山县民政局长丁楠说,罗山县是我省为数不多的全国民政工作先进县,在民政、社保和民生方面屡有突破和创新。截至目前,该县养老及医疗保障基本实现了全覆盖。2009年7月26日,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部长尹蔚民在一次会议上盛赞罗山县的农村养老经验,并称之为“罗山模式”。

  2011年4月28日,国家统计局发布全国第六次人口普查1号公告,我国60岁及以上人口为177648705人,占总人口的13.26%,其中65岁及以上人口为118831709人,占总人口的8.87%。同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分别上升2.93个百分点和1.91个百分点。

  按照国际标准,60岁以上人口比重≥10%或65岁以上人口比重≥7%,即为老龄社会。无疑,我国已经步入老龄社会。据了解,罗山县60岁以上老人有9.3万,占全县总人口的12.5%,且老年人口呈每年1.2个百分点的递增趋势。据估算,到2025年全县3个人中就有一位是老人。

  老龄社会的到来使养老尤其是农村养老的压力进一步加大。据了解,罗山县有将近6000名需要供养的老人,约60%都实行了敬老院集中供养。要实现全部老人集中供养,资金投入无疑面临较大压力。

  目前国内养老模式主要有三种,即机构养老、家庭养老和居家养老。机构养老在农村主要局限于公益性的敬老院,其服务对象主要是“鳏寡孤独”的弱势群体。而商业性的养老机构目前在农村尚不多见,同时既有的传统观念对机构养老也形成障碍。罗山县民政局老龄办主任廖楷说:“在农村人们一般认为只有儿女不孝,老人才会去敬老院。”

  如今,农村青壮劳力常年在外务工已经成为常态,“留守老人”也随之成为一种社会现象。在罗山县竹竿镇姚集村,记者在村里采访时,很少见到年轻人。“老人和儿童留守农村,情况非常普遍。”该县竹竿镇民政和劳动保障所党支部书记张万尧说,传统的家庭养老模式面临着挑战和困境。

  而居家养老模式,既考虑到了老人长期生活在家里的习惯和感情,同时又非常注重老人的精神生活,尽可能地使老人们“老有所乐”。居家养老模式在国内很多城市并不鲜见,因为城市社区集中,提供社会服务较为便利,但在分散居住的农村,如何开展居家养老则是一项实实在在的挑战。

  没有围墙的敬老院

  所谓居家养老,就是老人日常在家庭中生活,同时得到社会服务支持的养老模式。因与机构养老和家庭养老存在很大区别,居家养老的“低门槛”还被形象地称为“没有围墙的敬老院”。

  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2010年3月,罗山县在基础条件较好的竹竿镇试行农村居家养老,并确立了政府主导、民政牵头、部门协调、社会参与的指导原则。

  竹竿镇有人口5.3万,其中老年人(60岁以上)就有6800人,占总人口的12.8%。该镇的民政工作基础较好,曾经设立了全县第一家敬老院。“全县民政工作的很多做法都来自于这里的经验,每年都会有很多外地同行来这里参观考察。”该镇党委书记陈行志自豪地说。

  农村居家养老的开展同样需要资金的投入,“按照目前的设置,如果在全县全面铺开居家养老服务,至少要投入1000万资金。”丁楠说。通过政府投入和多方筹资,竹竿镇居家养老服务做到了“低成本启动”。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大陆
 1 2 3 下一页 尾页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