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那时到县域以上定点医疗机构转诊治疗,报销手续仍较为繁琐。为减化报销手续,2008年,吉林省首开先河,在省、市级合定点医疗机构推广了“即时结算报销”模式——参合农民出院时,由医院先行结算、垫付报销款,保证农民“在哪住院、在哪报销,当天出院、当天报销”,之后再由医院与参合患者所在县(市、区)合管办进行定期结算。
敦化市瀚章乡新乡村农民李玉学说:“假如住院期间,我们带的钱不够了,可以先办出院,拿到报销款后再重新入院。”
“把方便让给农民、把麻烦留给自己”,是吉林省开展合工作的指导思想。秉持着这一理念,吉林省还率先在全国统一了省内各县(市)的合住院补偿方案。
合以县(市、区)为统筹单位,试点之初,各县(市、区)都有自己的补偿方案,有的分5段报销,有的分8段报销,因此常出现这种情况:相邻两县患者同在一个病房住院,但报销额度差别很大,造成农民心里不平衡。
其实,更严重的问题还在于,各县(市、区)制定的补偿方案都比较保守,导致资金结余率平均在30%,有的地方甚至达到50%。
“合账户资金结余过多,意味着老百姓得到的实惠少;账面超支,则意味着地方财政要出钱补窟窿。大多数县(市)都是‘吃饭财政’,一旦出现超支,无力填补,合就濒临破产,所以刚试点时,各县补偿方案都做得比较保守。”沈文生解释。
如何消弥各县(市、区)间的报销差距,既保证参合农民最大程度公平受益,又保证合资金安全运行?经过大量调研与测算,2006年,吉林率先出台了全省统一的合药品和诊疗项目目录,实现了统一的报销补偿政策,使全省合基金使用率由2004年的79%提高到85.37%,比全国平均水平还高出4.38%。经过不断优化补偿方案,到2008年,这一数字又被进一步提高到89.85%。
“自2008年开始,我们还进一步降低住院补偿起付线,并统一提高封顶线到3万元,这已超过全省农民人均纯收入的6倍。”沈文生说。
农民医疗需求得以释放,乡镇医疗卫生机构重现生机
统计数字显示:2009年度,全省筹集合基金127390万元,支出总额为117616万元,基金使用率达到了92.33%。全年共有692.32万人次受益,受益面达到55.32%。
而对于医疗卫生事业工作者们而言,喜悦则是双重的:“合为农民撑起了一张健康保护伞,农民的医疗需求得以释放,乡镇医疗卫生机构从而也被激活。”
据了解,合开展以前,吉林省有1/3的乡镇卫生院濒临倒闭。加入合后,农民有病开始及时就医,而就医的首选就是乡镇卫生院。
“一是距离近,看病方便;二是报销比例高——就拿2009年前11个月的平均数字来说,在县以上医疗机构住院,平均补偿比为30.45%;县一级为41.49%,而在乡镇卫生院住院,平均补偿比可达到51.68%。”
“小病不出乡村,大病不出县城”,在合补偿政策的引导下,随着就诊者增多,乡镇卫生院重新焕发出生机与活力。以商品粮大县梨树县为例,几年间,该县已有16所乡镇卫生院完成基础设施改造,全部实现了业务用房楼房化。
合使以乡镇卫生院为骨干的农村基层卫生服务体系逐步恢复了功能。与此同时,为支撑合制度,吉林省又进一步加强了农村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建立了稳定的投入机制和经费保障机制,仅2006年—2008年,全省对乡镇卫生院、县医院、县中医院、县妇幼保健院和村卫生室的建设总投资就超过两亿元。
和仪器设备、就医环境相比较,医生的专业水平无疑更重要。基于此,2006年,吉林省财政又投入7285万元,启动了“农村卫生人才培养计划”,打算利用5年时间,为全省每个行政村培养1名具有专科以上学历的医疗卫生专业技术人才。目前,该“计划”已招收学员3006名,分别在省内医学院校进行全脱产学习。
闫德胜告诉记者,吉林省还组织实施了“城市卫生人才对口支援农村医疗卫生项目”,两年内,已累计派出城市医疗队796支,医务人员2294名,通过在医疗实践中“传、帮、带”,提高了农村基层卫生机构的服务能力。
“合促进了乡镇卫生院的发展,而乡镇医疗服务水平的不断提升,又确保了广大农民以较低的费用,享受到优质、高效、便捷的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由此形成了良性循环。广大农民朋友受益,医疗卫生事业受益,合制度的实施,开创了和谐共赢的喜人局面。”刘中正说。
声明
来源:互联网
本文地址:http://farm.00-net.com/news/11/2010-02-08/14707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