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已进入冬季,井陉县威州中学的教室里却温暖如春。随着学区建设的开展,今年初该县5所初中合并到威州学区的威州中学。原在北固底村办中学读书的赵丽珍,如今也能坐在宽敞明亮的教室读书了。
据悉,今年年底前,我省农村学区建设规划将全部完成,届时将有680万农村孩子和赵丽珍一样,享受到更加优质的教育资源。
学区改革是加快我省农村基础教育发展的一项重大举措。其主要内涵是:以县区为单位,打破乡镇行政区划的界限,将全县所辖中小学、幼儿园,划分成若干个集约式教育单位―――学区,代替以往的中心校管理模式,从而实现区域内教育资源的优化配置。早在2003年初,我省就在承德开展学区建设试点。今年,又在全省20个县(市)推广承德经验。
按照规定,我省将以2至4个乡镇或覆盖人口不低于3万人为单位设一个学区,每学区设立一个中心校。学区内初中办学规模原则上不低于4轨(指一个年级4个班)、小学原则上不低于2轨,确实有困难的偏远山区可保留教学点。同时,各县在编制学区建设规划时,与中小学标准化建设、危房改造、城镇建设规划等紧密结合,坚决不搞“一刀切”和“遍地开花”。
“学区建设的实施,不仅最大限度地缩小了校际办学差异,而且还有效促进了学科间平衡。”省教育厅基础教育处副处长曾超敏介绍,为配合学区建设,小学将取消包班制,实行分科教学,实现任课教师专业化,并将空余教师编制重点用于解决小学英语、信息技术教育和体音美课程教师不足问题,从而实现学科间的均衡发展,为素质教育的全面推进奠定基础。(作者:仝静海)
声明
来源:互联网
本文地址:http://farm.00-net.com/news/11/2007-11-28/14375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