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业新闻 > 农村教育医疗

新农合:让吉林农民看得上病看得起病看得好病(图)


 

  8月28日,山东省章丘市双山街道的一名农民在展示她家的合医疗证。自2003年山东省开展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试点工作以来,各级财政对参合农民的补助标准逐年提高,合制度的保障能力稳步增强。截至目前,山东省的134个有农业人口的县(市、区)全部实现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已覆盖6646.41万农民,参加合农民总数达到5987.15万人,共为8764.24万人次的农民补偿医药费26.91亿元。新华社记者徐速绘摄

  新华网长春11月26日电 胡锦涛总书记在十七大报告中强调,建设覆盖城乡居民的医疗保障体系,为群众提供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医疗卫生服务,努力使全体人民病有所医。

  近日,记者在我国农业大省吉林省采访发现,随着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广泛实施,农民看病也可以像城里人一样报销了,“小病拖、大病扛”现象正在农村成为历史。

  农民:一年缴10元最高报销3万元

  “没有合,我活不到现在。”吉林省九台市西营城镇石人沟村农民杜海江告诉记者,他是全村“合的最大受益者”。作为全国首批4个合试点省份之一,吉林省于2003年9月起在九台市等6个县(市、区)正式启动合试点工作。“我们村有900多户、3500多人,当年有81%的人参合。年底,我突发急性胰腺炎,治疗花掉两万多元。没想到,给我报销了5000元。”杜海江说,第二年他看病花了3万多元,报销7000元;第三年花了近3万元,报销1.1万元。这3次住院都是按照当年的大病封顶线标准报销的。

  “我家5口人,地里一年收入也就几千元,哪儿看得起大病!有我现身说法,今年全村参合率超过92%。”45岁的杜海江说。

  九台市西营城镇榛秸泡村农民李贵臣告诉记者,他和老伴参合3年了。今年老伴做白内障手术花了4000多元,报销了六七百元。“虽然钱不多,感动人心啊!”

  四平市梨树县白山乡大泉眼村农民马国庆因为其母的心脏搭桥手术用去10万元,家里一下子从“富翁”变成了“负翁”。按照吉林省今年合大病报销封顶线标准,马国庆拿到了3万元补偿,他激动地表示:“胡总书记说要让老百姓病有所医,我看这话儿一点不假。”

  乡镇卫生院:重现生机

  推开西营城镇卫生院的大门,“

  九台市西营城镇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缴费支出情况一览表(2007年)”赫然在目。只见上面写着--全镇总人口数21979人,参合人数19132人,参合率87%,缴费总金额179970元。

  在这张表格斜对面的墙上,挂着“2007年参合农民报销公示(10月份)”。记者摘抄如下:“榆树岗村五社王继民脑瘤手术,住长春市二院,花12668.69元,报3882.20元……”该院院长李显魁说,他们对全镇参合农民报销情况一个月公示一次,目的有两个:一是增加合基金使用透明度;二是通过个案宣传让农民真正看到参合的好处。

  “农民参合积极性高涨,给我们这个濒临倒闭的卫生院带来了生机。”李显魁说,2003年9月该院成为合定点医院,此前全院12个科室每天接诊患者20人次左右,每年总收入约为50万元,人均月工资仅有400元左右;今年预计总收入达100万元,人均月工资达900元。“此外,政府无偿给我们添置了X光机、抢救床、半自动生化分析仪等设备,使得过去做不了的诊疗项目现在能做了,方便了当地群众。”

  据九台市卫生局局长李显峰介绍,全市确定了27家乡镇卫生院为合定点医院。实施合前,受财政投入不足、专业技术人才匮乏、农民健康意识差等因素影响,多数医院处于瘫痪状态。如今,这些医院的门诊量和病床使用率均增加了三分之一以上。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榆树 处理 相结合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