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有网友发帖晒出一张建筑工地工人工资单,上面显示,最高月工资14000元,最低的5000多元。有的人表示惊诧莫名,有的人表示理所应当。上一周,陆续有不少媒体报道了当地农民工的月工资标准:普工,即力工约4500元以上;瓦工、抹灰工等技能工人接近万元;而木工、电工等工资则更高,有的已经接近1.5万元。尽管许多人对此表示“艳羡”不已,但却很少有人“愿意”从事这些职业。
今年号称“史上最难就业年”,但许多大学毕业生宁愿做着与专业无关、与待遇期望值落差大的办公室文员,也不愿意习得一技之长,去谋求电工等职业。在大学,一些专业课学好了完全胜任我们习惯称作“农民工”的许多工种,而且更有发展前景。比如金工实习中车刨铣焊,比如电工理论等。
可见,单向度的进行工资对比,并不能左右人们的择业观念,我还需要关注包括农民工在内的行业福利。不少媒体都报过一些类似的“新闻”:农民工在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时遭遇歧视,百般呼吁市民尊重这些城市建设者。但我想,这些人在“鼓与呼”之外,恐怕自己也未必就愿意跟“农民工兄弟”挤在一块儿。原因很简单,脏、有味儿。这并非农民工这个行业的“原罪”,而是务工条件极端恶劣造成的。夏天到了,哪个“白领”愿意试试一身土、一身汗、几天不洗澡?
农民工相对于务工条件的低劣,或许忍忍也能过去。但对未来的不确定性,更是遮掩不住“高工资”的昙花一现。《学习时报》消息,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2012年我国农民工调查监测报告》显示,我国农民工总量达26261万人。然而,由于种种原因农民工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比率却很低,如在农民工聚集的广东省,从二十世纪90年代实施农民工基本养老保险以来,到现在拿到退休金的仅有800多人。同样,未来产业结构的加速转变,也正在挤压农民工本就狭小的职业空间。
当然,现在农民工已经不再是记忆中的包工队了,而是由一系列复杂工种组成的团队。其中有高端的技工,也有低端的力工。但不管干哪样,都是在不断升级个人能力中确立阶层地位的,包括工资。这也算农民工自发“调结构”,这种“微调”可以组成洪流,促进大的产业结构调整。但同时也会被经济社会的发展方向左右。所以,多给产业的未来指条明路,比讨论工资高低更有意义。最明显的例子就是许多资源枯竭型城市,有矿产时雨露均沾,一旦矿产采挖一空,最苦的还是那些底层产业工人。同样,城市不可能大拆大建一辈子,虚华的繁荣终会让位正常的经济发展。银行都可以“没钱”,难道靠投资拉动经济还能一劳永逸?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攻方向,需要未雨绸缪。“农民工工资单”是一面镜子,东北老工业基地全面振兴前的阵痛犹在眼前,努力让人民过上更好生活,除了劳有所得,还要同时具备学有所教、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等一系列相关福利跟着,让劳动者更有尊严,而不是让人嫌弃。这是社会文明进步的表现,也是实现全面小康、让每个人都实现“中国梦”的必然。
声明
来源:互联网
本文地址:http://farm.00-net.com/news/10/2013-06-26/13231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