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业新闻 > 就业务工

调查称农民工就业保持总体稳定 返乡未成潮


2012,农民工返乡未见潮

今年以来,国际经济形势复杂多变,国内经济发展面临的困难增多。不少企业反映,当前订单减少,或者即使有订单也难保利润,生产经营的压力甚至不亚于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袭来之时。

在这种情况下,用工形势会不会出现如2008年一样较大的波动?部分媒体报道的“农民工返乡潮”是否真的已经再现?本刊记者近期在广东、江苏、四川等地对这一情况进行了调研。

农民工返乡未成“潮”

江苏福邦药业有限公司位于连云港,是集研发、生产和销售为一体的医药企业,前期曾一度停工。

公司负责人黄金友说,企业停工期间,确实有员工离开,例如回到江西,因为家乡生活成本低,虽然回去后工资少一点,算起来还是划算。但是,那段时间返乡的员工数量总的说并不大,从目前企业的员工情况看,和以前正常生产时相比总数也差不太多。

除了制药业,光伏、造船、建筑、服装业也出现了一定的减员现象。但是,多家江苏企业向记者表示,企业普遍的生存状态并没有少数媒体渲染得那么严重,甚至,有些企业已感受到行业企稳的趋势。

江苏新世纪造船有限公司总工程师何剑鸣说,在目前这种状况下,公司暂时不会去考虑扩张,但是,船舶行业也远没有到迈不开步子、需要放假的状态,依然是有着一定数量的订单,员工也不可能大规模离开。

在广东,经济的下行对用工也带来一定压力。统计显示,1至5月,广东省支柱产业之一的电子信息行业和机械制造行业利润增速同比回落6至7个百分点,进入人力资源市场的用工需求也同比下降了近10%。

不过广东总体并未摆脱缺工的现状。劳动就业部门监测显示,部分制衣、制鞋、纺织、箱包、五金、餐饮等行业缺工比较明显,特别是少数劳动密集型的中小微企业、外贸出口型企业缺工常态化。

广东百分百实业集团有限公司人力资源部负责人杨志鸿告诉记者,现在公司在招聘员工上仍然比较困难。“专业工程师、高水平技术工很难招,一线的生产工人流动性较大。”

用工市场未现明显异常

四川是全国劳务输出大省,每年转移的农村劳动力占全国十分之一。记者走访一些劳务输出基地了解到,到目前为止四川农民工就业总体保持平稳,并未出现2008年金融危机时的大规模失业返乡现象。

记者采访时发现,尽管相关部门态度十分谨慎,认为目前还不能对全年农民工就业形势做出结论,但是至少从上半年的情况看,农民工就业保持了总体稳定。今年四川向省外输出农民工人数仅减少了40万人左右,而2008年失业返乡的农民工高达300万人以上。

广东省人社厅有关负责人在接受本刊记者采访时表示,今年以来广东企业用工规模只是稳中略降,没有出现规模裁员、群体性失业等现象。“据广州、深圳、佛山三市开展的失业动态监测显示,5月末企业在岗员工总量与今年1月末持平,比4月末用工高峰下降1.35个百分点。”

稳中略降的用工规模实际上是缓解了春节后出现的“用工荒”。当时,广东省用工缺口高达80万至100万人,随着节后进场求职人数不断增加,以及部分企业用工需求的减少,3月份后企业用工缺口已降至40万至50万人,基本位于广东用工缺口常态区间。

江苏省就业主管部门对全省5300多家重点企业的监控显示,截至6月底,全省企业用工需求基本得到满足,缺工企业和缺工人数同比、环比均呈下降趋势。上半年江苏各类就业服务机构招聘人数388万人,登记求职人员378万人,求人倍率为1.03,同比下降0.14。

部分返乡者为正常流动

四川省社科院农村经济研究所研究员郭正模认为,还应看到当前返乡农民工中很多属于正常流动。“随着西部地区经济的迅猛发展,以及老一代农民工逐渐退出历史舞台,在今后相当长一段时间内,回流会是沿海农民工的一个重要趋势,对此,我们无需反应过度。”

27岁的王强去年底回到老家成都金堂县城关镇后,在一家鞋厂做市场营销。他告诉记者:“这几年老家发展太快了,城镇的建设一天一个样,虽然还赶不上沿海,但势头很好,而且在家里工作感觉很踏实。”

王强的感受正是这两年来四川乃至西部地区经济快速发展的缩影。四川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主任王海林表示:“西部地区正处于工业化中期,工业和城镇化的快速推进,给本地区创造了大量就业机会。以四川为例,2011年全省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22.3%,超过全国平均水平8.4个百分点,就业潜力巨大。”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总体 劳务输出 今年以来 生产一线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