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原州区高度重视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工作,把发展劳务经济作为富民强区的一项支柱产业来抓,立足区情,紧盯区内、区外“两个市场”,发挥政府推动、市场带动、创业促动“三个作用”,狠抓技能培训、品牌培育、基地建设、维权服务“四个重点”,实现让更多人学会一技之长、让更多人享受优质服务、让更多的人找到就业岗位、让更多的人得到创业支持、让更多的人得到权益保护“五个更多”,实施劳动就业政策法规宣传、公共就业服务、促进就业民本、推进职业技能培训、就业援助、创业带动就业“六大工程”的“123456”工作思路,通过规划长远目标,完善服务体系,建立工作机制,推行培训、就业、维权“三位一体”的工作模式,采取硬措施,硬作风,落实硬任务 ,通过加强职业技能培训,建立劳务基地,发展劳务中介组织和劳务经纪人队伍,权益保护等管理服务工作,努力营造和谐稳定的劳动关系,积极构建城乡就业一体化格局,使我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
截至目前,我区通过各种渠道共实现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79315人,完成任务9万人的88.1%,实现工资性收入总额5.01亿元,完成任务6.9亿元的72.6%,开展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培训42 期2128人,完成任务2300人的92.5%,新建转移就业基地11个,完成任务11个的100%,组织专场招聘会12场(次),为1225名创业者发放创业小额担保贷款6915万元,免费为城乡劳动者提供政策咨询、职业指导等就业服务27800人次,推荐区内外就业条件好的企业100多家,提供空岗信息530余条1万多个岗位供城乡劳动力择优就业。2012年4月荣获自治区人民政府“全区农民工工作”先进集体称号。
采取的主要措施:
一是抓组织领导,健全工作机制。今年年初,组织召开了原州区发展劳务产业工作专题会议,进一步提高对发展劳务产业工作的认识,分解下达目标任务,实行目标管理,明确奖罚措施,进一步完善工作机制。坚持对劳务产业工作实行一个阶段一部署,一个阶段一检查,一个阶段一落实,一个阶段一通报制度,确保了各阶段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工作任务的圆满完成。
二是抓宣传引导,营造良好舆论氛围。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刊、网络等新闻媒体加大对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政策和先进典型的宣传力度。通过刷写固定标语、印发宣传资料、组织干部进村入户等方式,多层次、多途径宣传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工作的重要意义,营造了“勤劳就业光荣、诚信挣钱本分、返乡创业有功”的良好舆论氛围。7月份创建了“原州就业创业网站”, 网站设立了新闻动态、政务公开、转移就业、全民创业、就业创业培训、办事指南、下载中心和服务专区8个栏目。为区内外求职者、用人单位免费注册会员,发布招聘信息、用工信息,通过在线“零距离”见面等方式,实现供需双方有效匹配和对接搭建了平台。
三是抓网络建设,夯实工作基础。加强区、乡(镇、办事处)、村(居委会)三级转移就业服务网络建设,做到了工作机构、人员、场地、经费、制度“五到位”。建立了农村富余劳动力台帐,有针对性的为广大求职者提供就业服务,落实实名制管理,做到了底数清,情况明。
四是抓技能培训,提升劳动者素质。以世行农民工培训项目基地为依托,充分发挥职业技能培训机构的作用,明确培训目标,制定措施,落实任务,大力推进城乡劳动力职业技能培训和创业培训工作,努力提高劳动者的择业竞争能力、就业适应能力和自主创业能力,使城乡劳动者手头有了“金刚钻”,大胆去揽“瓷器活”。围绕市场需求开展订单式和定向式培训,提高城乡劳动力的市场择业竞争能力;围绕产业结构调整、企业技术改造和新开工项目开展职业技能培训,提高城乡劳动力的就业适应能力;围绕返乡创业组织开展创业培训,提高城乡劳动力的自主创业能力;围绕发展劳务经纪人队伍,开展劳务经纪人专项培训,提高劳务经纪人的组织、管理能力。
五是抓基地拓展,打造转移就业品牌。坚持“东进西出,南下北上、远近结合”的转移就业工作思路,重点依托福建、京津唐、新疆和内蒙、长三角和珠三角、宁东及沿黄城市带等,适时创建转移就业基地,通过基地辐射带动,在培育“勤劳、诚信、守法”原州形象的基础上,立足不同地区用工需求及产业特点,打造劳务品牌。
声明
来源:互联网
本文地址:http://farm.00-net.com/news/10/2012-08-29/13105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