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民生先要促就业。
13亿人口、近10亿劳动力,就业在中国谈何容易!坚持就业优先,鼓励创业就业,党和国家把这一事关百姓根本利益的大事始终摆在突出位置,让经济发展和促进就业良性互动。
10年城镇新增就业总量达到1.1亿,越来越多的人喜捧新饭碗开始新生活。
10年城镇登记失业率保持在4.3%以下,稳定的就业带来稳定的生活。
10年转移农村劳动力就业超过1亿,农民工成为产业工人的“主力军”。
稳就业、增岗位,人们感受温暖,实现价值,走向富裕。
千方百计促就业开启幸福生活门
就业对老百姓意味着什么?
“找到合适的工作,我学到了手艺,也改变了命运。”农民工袁剑是上海一家面包坊的点心技师,10年前离开安徽老家外出打工,边干边学,如今月薪已达到1万元,“相信以后的路会越走越好”。
“有了工作,日子有了着落,人活着也有尊严。”辽宁“零就业”家庭成员王德和,在政府帮助下当上了一名社区治安巡查员,工资虽然不高,但解决了一家温饱,还享有社保补贴,生活从此有了指望。
“创业成功让我实现人生价值,我从来没想到自己的能量有这么大。” 陕西省丹凤县下岗女工张丹英,靠政策扶持、靠个人拼搏,如今成为资产过亿元的食品企业老板,带动上千人就业。
就业被称作民生之本,因为其不仅关系着劳动者生活的改善,更关系着家庭的希望、人生的尊严、价值的实现,关系着一个国家的稳定和发展。
千方百计促就业,过去10年成为我国就业规模不断扩大的10年,更多的劳动者找到工作、稳定就业,开启幸福生活的大门。
人社部统计显示,2002—2012年,全国共实现城镇新增就业1亿多人,城镇登记失业率始终控制在4.3%以内。到2011年末,全国城乡就业人员 76420万人,其中城镇就业人员35914万人,比2006年末增加了27%。在此期间,我国还解决了国有企业3000多万下岗职工再就业问题,实现下 岗职工基本生活保障向失业保险的并轨。
统筹城乡就业取得长足进展。杜绝歧视,国家全面取消对农民工进城务工的各种限制,让更多的农业 富余劳动力在城市顺利就业;一视同仁,农民工也能获得政府提供的免费就业服务和职业培训,享受到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实惠。到2011年末,全国农民工总量达 到2.5亿人,比2003年底增加1.39亿人,农民工外出务工收入大幅增加,生活得到极大改善。
就业结构日趋优化。人们记忆中“一 半劳动力务农”的状况悄然改变。2011年所有就业人员中,一、二、三产就业人员占比分别为34.8%∶29.5%∶35.7%,第三产业首次超过第一产 业,成为吸纳就业的第一主体。这既是我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谋求产业升级的结果,也显示我国就业结构更加合理、更具有持续性。
就业规模不断扩大的同时,我国“劳动者自主择业、市场调节就业、政府促进就业”的就业新格局逐步走向完善。市场机制在人力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得到充分发挥,劳动力市场更具活力。政府主动承担促进就业的责任,具有中国特色的积极就业政策体系日益健全。
关键时期保饭碗,就业优先成共识
“看似寻常最奇崛,成如容易却艰辛”。就业是国际性难题,作为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我国解决就业的艰巨性和复杂性是任何国家无法比拟的。
过去10年里,中国就业曾遭遇国际金融危机剧烈冲击。形势最严峻的2008年末,大量中小企业关门、1000多万农民工失去岗位、大学生找不到工作……
大挑战,大智慧,大作为。危急时刻,一项项促进就业的政策措施密集出台,挖岗位、拓渠道,力保百姓饭碗。
先要“稳就业”,力保岗位不流失。
五缓(缓缴五项社会保险费)四减(降低四项社会保险费费率)三补贴(社保补贴、岗位补贴、职业培训补贴)两协商(协商薪酬、协商解除劳动关系经济补偿办 法)政策,仅在2009年就减轻企业负担410亿元,稳定企业职工740万人。国家全面实施消费型增值税、取消和停征100项行政事业性收费等政策,让企 业能够轻装上阵,避免裁员。
声明
来源:互联网
本文地址:http://farm.00-net.com/news/10/2012-08-20/13035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