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业新闻 > 就业务工

水富县劳务输出工作亮点频出


近年来,水富县劳务输出局先后获省政府表彰为劳务输出先进集体,被昭通市委、市政府命名表彰为劳务输出特别行动先进县,全县涌现出被省政府表彰的优秀民工2名,优秀创业之星1名。

水富劳务输出人数比例高,农民保有一门打工技能,打工经济真正成为农民增收致富的新产业。探寻其中的奥秘,不难发现:水富县政府积极主导的“培训长本事、转移增收入、创业带就业、维权保稳定、农民变市民”工作思路得到贯彻落实,群众得到真正实惠。

高度重视,建立劳务输出“三大机制”。即:建立组织领导机制,率先在全市组建劳务输出一级局机构,乡(镇)成立劳保所,村级配齐农民工联络员,每月 财政予以50至80元不等的补贴;建立目标责任考核机制,把劳务输出工作纳入县委政府五大目标责任制同部署同考核同奖励,层层实行目标责任制管理;建立专 项奖励机制,县财政每年拨出专款设立劳务开发专项奖励基金,明确工作目标,把劳务输出工作作为建设社会主义村、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工作来抓,搭建了劳 务大产业平台,促使劳务输出工作保持了良好的发展势头。

培训强能,创新方式做到“十个统一”。引进培训机构、增强竞争意识,2011年通过邀标确定昭通金辉培训站等三家培训机构参与全县技能培训32期 2625人。同时,创新培训方式,在全县20个村、7个社区创造性地实施农村千名党员素质提升暨万名新型农民培训工程,每年上、下半年各1轮,每轮每村 (社区)培训3天,整个培训过程严格按照“十个统一”即:统一组织领导、统一培训方式、统一培训教师、统一培训内容、统一培训对象、统一培训规模、统一培 训时间、统一抓好管理、统一落实责任、统一筹措经费的方法进行,始终做到师资随着学员走,送技能上门教学,院坝式、庭院式教学的方式与农户同吃同住教农民 学技能,已开展培训101期13205人。

劳务输转,全面覆盖凸显“七个一批”。即劳务公司派遣一批。通过培育一批劳务派遣公司,形成以“大才劳务公司”、“君成保安公司”等劳务派遣队伍, 每年对外派遣1500余人次;有序组织转移一批。对县内重点工程建设用工、重点企业用工情况进行清理挖掘,引导使用当地民工;外出能人带动一批。挖掘县内 外务工先进典型,通过媒体宣传、现身说法、政策扶持等形式,每年影响和带动4000余人进城外出务工就业;产业发展带动一批。围绕 “一乡一品”特色产业发展搞好服务,每年解决农村劳动力就业达3000余人次;回乡创业带动一批。多渠道、多形式引导民工回乡创业,每年带动3000余人 当地就业;企业现场招聘一批。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积极邀请用工单位和企业举办劳务招聘会和劳务信息发布会,1000余人次通过现场招聘找到比 较满意的工作;相互介绍转移一批。输出一人,影响一片,带活一方,每年民工相互介绍转移达14000余人次。

示范创建,探索建立“‘10+X’模式”。劳务输转工作重心下移,向村级延伸,全县筛选基础条件好的3个村组创建劳务输出示范村组,制定了《水富县 创建劳务输出示范村(组)“10+X”模式实施方案》,组建领导和工作机构,明确工作目标责任,细化创建标准,每个村组均完成了规定动作和自选动作,切实 做到“有牌子、有专人、有台账、有培训、有转移、有产业、有创业、有宣传、有投入、有增收”的“10+X”创建模式。每个示范村组从事劳务产业的输出率均 达到50%以上,农民人均纯收入高于本乡镇农民人均纯收入10%以上。

目前,全县共有回乡创业人员385人,带动解决当地2274人就近就业,投入资金5000余万元,辐射和示范带动效应明显。返乡农民工创办的企业如雨后春笋在全县各地落户,走出了一条返乡创业带动就业的良性发展路子。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劳务输出 劳务输转 农民人均纯收入 工作目标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