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继而获得合理的报酬,这是最正常不过的逻辑。
然而,讨薪却成为农民工每年都要上演的“年终大戏”,甚至讨薪未遂,反遭受恶意伤害围攻殴打。
日前,据媒体报道,重庆7名务工人员讨薪遭遇暴力后,引起该市工会关注,当地工会部门立即启动异地维权联动机制,使得问题基本圆满解决的案例,给人带来些许安慰。
这则案例给了我们一个工会助力农民工讨薪维权的思路。切实保障务工人员的讨薪权,关键在于如何创新并超前发挥保障务工人员讨薪联动机制所产生的作用。
然而事实是,目前各省市(区)工会组织基本上都与劳务吸纳大省市(区)建立了维权联动机制。
既然各省市区普遍建立了维权联动机制,为何务工人员讨薪被打的事情还是屡屡发生?分析各地目前建立的维权联动机制存在的不尽如人意之处,笔者发现,要解决目前维权联动短板现象,必须改进现行维权联动机制,建立由工会牵头,政府各级职能部门和行业企业参与的“大联动机制”,协同集成,协同联动,防范在先。
一是要改“小联动”为“大联动”,提升联动效能。目前,各地建立和启动的维权联动机制普遍局限于工会层面。但是,真正要担负起切实维权、依法维权任务,仅靠工会的力量是不够的,尤其是像欠薪和清欠问题,监管的主体是人保部门,而执法在公安和法院,监管和执行在政府职能部门。因此,必需联合人保、公安、法院、工商和交通、建筑、铁路、能源等政府职能部门和行业企业,协同联动,联合执法,充分发挥协同集成的作用。
二是要改闻讯后动为防范在先,把问题解决在萌芽状态。从某种程度上讲,保障务工人员的合法权益,特别是讨薪权和安全权,就像预防疾病和防范火灾一样,务工人员需要的是防范在先。
各地目前启动的维权联动机制,基本是建立在讨薪遭遇阻力或暴力之后,或听闻务工人员的求助之后。要改闻讯后动为防范在先,必须在政府、行业间协同联动的基础上,把工作的重点放到基层去,放到务工人员集中的地方去,放到吸纳务工人员较多的工业企业和施工一线去,在为广大务工人员排忧解难的同时,千方百计为用工企业提供协同服务。
声明
来源:互联网
本文地址:http://farm.00-net.com/news/10/2011-12-21/12701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