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业新闻 > 就业务工

运河市中区实施充分就业工作纪实


    就业是民生之本,创业是就业之源。运河市中区以创业带动就业,创业大潮在运河之都涌动。截止目前,该区共建立创业示范园区9个,收集创业项目118个,树立创业典型、培养选拔“创业人才”和“创业小老板”111人,新增创业人数 700余人,带动社会就业1.13万人。

    完善政策扶上马

    大学毕业后的刘春霞和杨本远选择了回市中区自主创业。2008年底,两人的“DIY”手工坊开业了。但由于资金不足和缺少经验,生意一直不火。后来,两人报名参加了市中区劳动保障部门举办的“创业培训班”,还得到了该部门提供的2万元无息贷款,生意很快有了好转。如今,他们不仅开设了2家分铺,还为其他3 家工艺品店铺长期供货。

    对于像刘春霞和杨本远这样的创业者,市中区不断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出台了《关于深入开展创业带动就业工作的实施意见》,规定对创业成功人员首次领取营业执照并正常经营1年以上的给予一次性创业补贴,从事创业活动的人员吸纳登记失业人员的,按实际创造就业岗位个数给予一次性岗位补贴。将发放小额担保贷款的最高限额提高到5万元,一般性服务业公司注册资本最低限额调整至3万元,鼓励支持全民创业。同时,该区对从事个体经营的下岗失业人员、军队退役人员、残疾人、高校毕业生、返乡农民等,三年内依法免收管理类、登记类和证照类等有关行政事业性收费和免除前置审批的各项费用;自主创业的高校毕业生和自谋职业的军队退役人员,还可免费享受两年的人事或劳动事务代理。这些“扶上马”的优惠政策激发了创业热情,涌现出了魏中华、常晴、王双营、崔瑾、杜萍等创业成功的大学生、退伍军人和返乡农民工。

    创业培训扬风帆

    李玉玲,原是济宁床单厂的下岗女工。下岗后,她参加了区劳动就业办举办的失业职工免费培训班,系统学习了美容美发技能,取得了美容美发专业技能证书,在当地社区帮扶下,开办了一家理发店。凭着过硬的技术和热情的服务态度,她的“益民理发店”火了起来。

    市中区为了提高创业者的创业能力,充分利用就业创业培训基地等社会培训资源,开展分类技能培训,为就业者扬起了创业的“风帆”。针对个体工商业户和中小企业主,开展了“改善你的企业”(IYB)培训项目;针对高校毕业生,开展了“产生你的企业构思”(GYB)培训项目;针对在校学生,依托职业技术类院校、普通高等学校,开设了创业教育和创业指导课程;针对有创业愿望的女性、失业妇女、农村妇女富余劳动力,实施了“巾帼星火创业培训计划”;针对社会待业青年,举办了“青年创业训练营”。今年以来,共开办各类创业培训班30多次,培训675人,培训合格率达到95%以上。

    优质服务启航程

    2005年,下岗职工刘峰注册成立了济宁市东运物流有限公司,目前公司拥有营运厢式货车二十余辆,仓储场地面积5000平方米,运输网络覆盖山东全省。说起当初的创业,刘峰感叹不已:“公司成立之初,面临一些困难,区创业指导中心的专家就经常到企业提供跟踪服务,帮助解决了很多实际问题,使公司很快走上了发展快车道。”

    支持创业者,服务有保障。该区以人力资源市场为基础,建立了区创业指导中心,组建了由企业家、创业成功人士、专家学者和政府工作人员组成的创业指导专家志愿团,开通了创业“绿色通道”,为创业者提供“一站式”服务。此外,该区还发挥工、青、妇等社会团体作用,整合社会各界力量服务创业者。区妇联大力培植发展巾帼创业示范基地,先后建立省、市、区级妇女创业示范基地13个,建立区级“创业大姐指导服务中心”9个;团区委开展了“春暖运河”服务青年就业创业行动,建立青年就业创业见习基地11处,青年就业创业培训基地2处,帮助130多名青年团员当上了“小老板”。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技能培训 今年以来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