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农村和农业问题一直是困扰我国国计民生的大问题,2004年,中共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指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各级党组织和政府要把“为三农服务”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党和国家各项工作的重中之重。全国农村教育工作会议重申:“农村教育是全国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是实现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是工业化、城镇化的必然趋势;是解决“三农”问题,帮助农民增收致富的根本出路。”紧接着,农业部等六部委联合发出《关于组织实施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阳光工程的通知》(农科教发[2004]4号文件),要求各地各部门要根据本地区实际,积极开展好“阳光工程”培训及转移工作。为此,县委政府成立了息烽县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阳光工程办公室,专门负责此项工作的开展。为了搞好农村劳动力培训转移工作,经县阳光办考察认定并上报贵阳市阳光工程办公室,确定把息烽县职业技术学校作为我县的农村富余劳动力培训转移基地,具体负责实施此项工作。
一直以来,息烽县职业技术学校的教育教学业务主要是中等职业技术教育,为了适应农村劳动力培训转移工作的需要,县政府加强了对县职校的改革:一是狠抓校园建设,2002年以来,利用国债资金,加上市、县的匹配投入,先后修建了综合实验大楼,配备了理、化、生实验室、微机室、语音室、电子电工实验室、多功能视听阶梯教室,安装了远程教育接收设备等。进一步改进和完善了职业教育教学的硬件环境;二是抓好师资队伍建设,根据县委县政府关于整合教育资源的精神,县教育局将一批专业教学业务能力强、具有一专多能学业结构的教师充实到县职校,为切实搞好我县农村富余劳动力培训转移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按照县阳光办的要求,在培训转移工作中,要始终坚持一个原则,搞好四个结合:即因地制宜的原则和技能培训与市场需求相结合;技能提高与思想观念的转变相结合;就地转移与外出务工相结合;培训时间上的长期与短期相结合。在这一个原则和四个结合的指导下,2004年,县职校在完成4个常规职业高中班教育教学任务的同时,共组织了电子电工、计算机操作、酒店服务、化工基础、沼气施工、汽车驾驶、汽车维修、奶牛养殖技术、爆破员、安全员等十个专业987人的培训,实现转移就业786人,超额完成市阳光办下达给我县的590人的培训转移任务。直接受益家庭516户,人均年创纯收入3800元。占当年参训农民家庭纯收入的45%。有力的推进了我县农村小康社会建设进程。
有了一年的经验积累,2005年,县委政府对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工作信心倍增,同时省、市也加大了工作力度。2005年3月,县职校又成功申报了贵州省农村劳动力培训转移基地。省扶贫开发办公室给我县下达了2000人的农村劳动力培训转移任务;市教育局给我县下达了200人的中职招生任务。为了确保任务的完成,今年4月初,县职校就派专人到广东、福建等地考察劳动力市场需求情况,并初步与深圳市宝安区福永成人文化学校、惠州市惠城区劳动局就业培训指导中心等单位达成合作协议,实行定单培训。县教育局还专门召开各乡镇中学校长会议,明确今年的中职招生任务,局长谢秩刚同志与与会校长签订了招生目标责任书,并明确将中职招生任务的完成情况纳入年度综合考核。4月12日,县职校组织的息烽县第一批农村劳动力转移学员共197人顺利赴粤就业。省市县有关领导亲临县职校召开了欢送会。5月12日,贵州省贫困地区农村劳动力培训转移现场会在罗甸县召开,会议进一部规范了农村劳动力培训转移工作程序。与会的省委副书记黄瑶同志要求各地市县要学习和借鉴罗甸经验,搞好贫困地区农村劳动力培训转移工作,积极培育农村经济新的增长点。会后,县委县政府召开专门会议,成立了以县委主要领导任组长,各职能部门和乡镇一把手为成员的息烽县农村劳动力培训转移工作领导小组,具体抓好这项工作。在息烽县农村劳动力培训转移工作领导小组的直接领导下,县职校积极组织招生宣传工作:一是深入到各乡镇召开村支两委负责人会议,传达罗甸会议精神,将党和政府对广大贫困地区的农村劳动力培训转移扶持政策进行通报宣传;二是发放《息烽县农村劳动力情况调查表》,对各乡镇农村劳动力转移情况进行调查,摸清外出的有多少,在家的有多少,为县委政府决策提供依据;三是征询农村想外出务工青年的意愿,明确灵活的专业设置方向,为他们能学到一技之长,提高用工市场竞争力,增加工资收入打下基础;四是宣传县职校推行的“暑假工”(勤工俭学)模式,即中职学生可以不交费入学,通过调整入学和学习时间,采用边学习理论知识边实践的方法完成学业。勤工俭学的收入就可作为其在校学习期间的学费和生活费;五是将贵阳市人民政府扶持职业教育的职教券优惠政策宣传到每家每户,即报读职业高中的学生可以获得国家的一次性补助500元。这些措施的加强,为我县完成省市下达的招生任务奠定了基础。
声明
来源:互联网
本文地址:http://farm.00-net.com/news/10/2011-08-09/12569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