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业新闻 > 就业务工

广东“双转移”令农村女性有更多机会在家门口就业


  记者:他们对工作的认可度又有什么不同?

  曾小瑛:从调查反馈的情况看,有近70%的工人认可目前的工作,认为目前的工作是自己想做的工作。女性对此的认可比男性低2.36%。值得注意的是,女性本身对工作期望的差异在转入地和转出地有不同。转出地认为自己的工作符合预期的女性比男性高出约7%,。而在承接地,女性比男性高出 8.4%。原因在于,转出地女性无论是从见识、技术还是能力方面均高于承接地的女性,因此,她们的就业期望和保留工资也相对较高。但对承接地的女性来说,她们的期望收益往往是与在家务农或者照顾小孩相比,预期收入会低很多,故满意度会增加。

  记者:在对生活满意度方面,推行“双转移”后他们又常有哪些改变?

  曾小瑛:承接地的工人无论是从精神层面、经济状况、夫妻感情维系还是职业前途方面,其满意度均高于转出地。先说精神方面,承接地有 43.79%的男性、37.16%的女性认为自己精神状况更好和得到改善;转出地有16.04%的男性和20.75%女性认为精神状况变差和精神状况不如以前。

  再看经济状况方面,在承接地有40%男性和34%女性得到改善;职业前途方面,在承接地有44.17%的男性和36.13%女性认为自己的职业前途得到了改善;在转出地,有30%男性和35%女性认为只在职业前途上得到了改善。

  总之,产业向欠发达地区转移给当地人带来更多就业和发展机会,有效地提高了他们的综合福利。

  产业转移给农村女性就业带来机遇

  记者:有分析认为,产业转移给欠发达地区提供了更多地就业机会。能否具体介绍一下实际的变化?

  曾小瑛:可以。的确是这样,产业转移主要是给欠发达地区提供了更多就业机会,特别是农村女性在家门口就业的机会。在欠发达地区,女性由于家庭、个人能力等因素,较少能够实现跨市流动,而产业向欠发达地区转移有助于她们在家门口实现就业,这一方面能够改善就业状况和经济状况,同时有助于提高她们的经济地位和社会地位,缩小男女性别工资差异。

  调查结果显示,产业转移后,欠发达地区女性无论是从精神状况、经济状况还是职业前途方面均得到明显的改善,她们对当前工作的满意度最大。

  记者:产业转移给女性带来了哪些机遇?

  曾小瑛:首先,产业转移大大有利于提高女性的人力资本。调查显示,工人参与职业培训往往不是在劳务输出地即打工者的原籍,而是在劳务承接地,即打工所在地参加职业培训。这说明产业向欠发达地区转移,往往会给欠发达地区劳动力带来更多的职业培训机会。由于女性对职业培训的参与性和认可度更高,女性参加培训的积极性也越高。当劳动密集型产业向欠发达地区转移时,如果能够做到“转移一批、培训一批”,这样将有助于提高欠发达地区劳动力就业,尤其是女性的就业能力和工作技能,从而提高她们的工作能力,提升女性的劳动力素质,有助于缓解当前低端“民工荒”现象。

  其次,产业转移有利于提高女性的社会地位。工人在“双转移”带来的流动过程中的职位升迁,有利于提高妇女社会地位。研究发现,每换一次工作,都会带来女性收入和职业地位的提高,这与女性更加注重和积极参与职业技能培训有密切关系。调查结果显示:对技能培训的认知度和参与实训的比例分别为女性高于男性7 %和5%。而且因为妇女有了更多家门口就业的机会,一定程度解决了两地分居,降低了女性的家庭负担等,从而使女性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参与社会劳动,不但增加了收入促进了经济上的独立;增长了见识开阔了视野提高了本身的综合素质等,这对女性社会地位的提高有着直接和间接的关系。

  建议:继续增加技能培训、普及法律知识和心理辅导

  记者:调研的确很深入,很有价值。对“双转移”中所遇到女性就业问题,你还有什么建议?

  曾小瑛:通过调研我们可以看到,转出地和承接地工人的职业技能培训目前力度还是不够,对转入地的女性缺少法律知识认知也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因此,课题组向有关部门建议:首先,继续积极开展有效的职业技能培训,进一步鼓励继续教育。随着产业结构升级,对新时期工人提出了更高的人力资本要求。而这次接受调查的对象中,尽管有54.5%的人参加过职业技术培训,但只有极少数人拥有职业技术等级证书或证明,这说明培训的力度和资质并不太受重视。当前职业技术培训还存在重形式、缺乏后续职业技能水平鉴定等不足。希望各级政府继续开展在转出地和承接地的免费劳动力技能培训项目,力争将工人参加职业技能培训做到全覆盖。在劳动力技能培训中,应提倡有针对性地开展农村非农转移就业女性的技能培训项目,从培训时间、培训内容、培训方式等方面制定适合这类女性的培训方案,对培训进行后续指导和技能证书的签订工作。在开展职业培训的基础上,要进一步鼓励她们参加继续教育,提高文凭,做到从资金上进行补助,从信息上给予引导,从方式上给予对口支援等。如政府相关部门如劳动保障部门可与妇联共建一批妇女培训基地,利用“妇女科技直通车”、“一村一品”、远程教育等培训形式,为妇女培训提速。妇联则可利用自己的组织优势,动员组织妇女参加政府部门举办的各种劳动技能培训,享受普惠政策,形成政府主导、妇联发动组织的培训格局,力促女性劳动力整体素质上一个新台阶。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技能培训 劳务输出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