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务经济”是人们如今谈论增加农民收入时经常提到的名词,并像一根杠杆,正在撬动着全省各地的经济发展。统计资料显示,去年,我省农民人均工资性收入达到2108.60元,占到农民人均纯收入的44.5%。可见,劳务经济对农民增收的贡献是功不可没。
当前,全省农民正向着“十二五”收入翻番的宏伟目标前进。在我省转型跨越发展的道路上,劳务产业应该而且可以发挥更大的作用。然而,目前我省劳务输出的规模、水平,还不适应发展的要求。要让劳务经济更快、更好地发展,成为我省实现“十二五”农民收入翻番目标的有力抓手,劳务产业亟待做大做强。
劳务输出 技能偏低是“瓶颈”
改革开放以后,大批农民离开家乡、走进了陌生的城市打工挣钱。如今,劳务收入已成为我省不少地方农民致富的“靠山”。然而,劳动力素质不高、供求信息不畅等隐忧,仍然制约着劳务经济的发展壮大。
从质量上看,劳动力文化素质普遍较低。记者了解,目前我省农村劳动力具有高中以上文化程度的仅占12.7%。一些经济欠发达和贫困地区近250万18岁至35岁农村青年中,有一技之长的不到10%。这样的素质结构,将很难在激烈的劳务竞争中争得一席之地。搞好培训,就成为当务之急。
从数量上看,目前,我省从事第一产业的农村劳动力有500多万个,占全省农村从业人员的50%左右。据不完全统计,全省累计转移劳动力470万人,占全省农村劳动力总数的43%。“十二五”期间,计划每年转移40万人,这些人到哪里就业,如何就业?成为摆在各级政府面前的一道难题。
从劳务输出形式来看,目前全省有组织的劳务输出比重还不大,由于劳务信息工作的滞后,农村劳动力在选择外出务工职业上,多有盲目性,还是主要依靠“血缘、人缘、地缘”关系,且务工具有明显的兼业性和“候鸟型”特征。
有关专家指出,正是有了这些弱点,导致我省劳务输出总量虽然逐年增多,但比较效益相对较低。但从长远来看,仍有巨大的发展空间,尤其是在提升劳动力整体素质方面。
巨大的发展空间,为我们提供了难得的机遇,同时也提出了挑战。市场经济发展到今天,让成千上万农村务工人员独个儿面对职业技能全面提高的城市经济和二、三产业时,没有政府参与,没有政府的强力支持服务,难度是可想而知。
这也提醒我们,发展劳务经济,就要改变进城务工“原生态”,从提升劳务素质抓起,使输出人员能够满足城市用工需求,扭转劳务输出竞争力不够强的局面。
技能培训 “苦力”农民工化身“蓝领”工人
五台的“泥瓦匠”、临猗的“蛋糕工”、万荣的“防水工”……在人们的口口相传中奠定了自己的市场地位。但近年来,仅仅凭“口碑”闯市场已经不够了,因为一批劳务品牌的出现,使人们在选择服务时有了新的期待,用临猗的“蛋糕工”,也得看看经没经过培训,请万荣的“防水工”,还得看是哪个公司的,质量、环保过不过关。
由此可见,一块响当当的劳务品牌,就意味着专业,意味着信用,意味着社会的认可,而这一切靠的就是劳动者的素质。
静乐县的杨建国初中毕业后到周围省份打工,可由于文化水平不高,没有技术,一直找不到合适的工作。2005年,他在清徐县的水塔老陈醋公司职业技能培训中心参加了“阳光工程”酿造食醋培训。培训合格后,他进入水塔公司制醋七分厂工作。由于工作业绩突出,2009年被公司破格提拔。
20岁的五台人李海明在“泥瓦匠”的金字招牌号召力下学起了泥瓦技术。他非常自信地说:“学好了,我去装潢公司工作。这也算是技术活儿,比我爸打短工卖力气强多了。”
文水县吴村乐龙葫芦专业合作社带头人、传统葫芦技艺传人刘石安对记者说:“2009年“阳光工程”以这里为基地培训了200多人,很多人都掌握了葫芦的磨皮、烫、雕等技术。如今,这些农民工的月收入是培训前收入的2倍多,技不亏人啊!”
声明
来源:互联网
本文地址:http://farm.00-net.com/news/10/2011-07-21/1247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