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业新闻 > 就业务工

康乐县上半年输转劳动力3.4万多人


   康乐县在劳务输出工作中,以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为目标,开展的一系列“阳光工程”取得了显著成效。

    康乐县充分发挥“全省劳务工作示范县”的优势,以拉萨为中心,辐射新疆、青海等青藏地区的西部劳务市场,发挥县劳务办驻南通和苏州办事处的窗口作用,今年又设立了康乐驻海南、新疆、广东劳务服务站,开展了9次劳务洽谈暨春风送岗位活动。紧紧围绕全县经济社会发展大局,以实现农民增收为中心,以培育新时期高素质农民为目标,抓住农民工培训和组织输出两个重点环节,大力推介“康乐拉萨电焊”、“康乐铁路维修”劳务品牌,有力地促进了全县剩余劳动力的有序输转,达到了劳务收入增加、民生改善的目的,使劳务产业成为肉牛、中药材、育苗、旅游四大支柱产业之后农民致富增收的又一个经济增长点。截至目前,全县共培训外出务工人员、“两后生”2.36万人(次),输转务工人员3.4万人,其中有组织输出3.2万人,创劳务收入2.5亿元。

    在具体工作中,康乐县委、县政府把发展劳务产业作为全县劳务经济的主抓手,形成劳务经济的长效机制,每年在正月趁大量劳务人员回家过年的有利时节,开展服务进城务工、帮助就近就业、扶持返乡创业的“春风行动”。在今年的春风行动中,在全县15个乡镇、8个重点企业开展宣传和咨询活动54次,在用工单位集中地开展宣传3次,编印就业劳务信息7期2.5万多份,召开专场招聘会3次,接待咨询5800多人,接受培训5100人次,提供各类就业岗位4700余个,为3415人提供了就业服务,3400多人参加招聘活动,1013人通过招聘找到了自己合适的工作。通过宣传,使广大群众改变过去“没本事的人才外出打工和故土难离”的思想观念,实现了富余劳动力由“要我出去”为“我要出去”的根本转变。为了提高务工人员适应市场的竞争能力和务工收入,按照“先培训、后发证、再输出”的原则和“方便群众、创出品牌”的思路,加大对农民工的培训力度,提高务工人员的综合素质。目前,全县共举办技能型培训班42期,培训农民工4500人,举办引导型培训班108期,培训15400人。

    抓典型带动,激发务工人员返乡创业的投资热情,大力实施“回归工程”,实现由普通打工者向创业者的转变,由“输出一人、致富一家”的“加法”向“一人创业、致富一方”的“乘法”转变。胭脂镇的马麻乃、景古镇的王龙、草滩乡的马玉龙等,这几年,通过劳务输转在外面都学得了一技之长,纷纷回乡搞建设,大多数都成了企业管理人员,同时有一部分人办起了自己的企业,当起了老板,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并且他们通过家属邻里、亲朋好友带动,使大多数务工人员能够走出去、立住脚跟、见到效益,既为发展县域经济注入了活力,又为就近输转安置城乡富余劳动力创造了条件。走出了一条“输出富余劳动力-打工积累资金技术-返乡创业-安置富余劳动力”的劳务输转良性发展路子。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劳务收入 劳务输转 育苗 人参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