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月工资2500多元,我们家终于看到了脱贫的希望!”近日,平泉县西大窑村贫困女孩文金凤结束在技工学校培训,到北京百纳威尔电子公司工作后,特意给承德市扶贫办寄来感谢信。
针对贫困村劳动力富余但劳动技能低这一实际,承德市改变过去“输血”易、“造血”难,单打一、力量散,见物不见人的传统模式,从扶贫资金中拨出专款,集中对贫困农民实行“零费制”职业技能培训。通过系统培训,使农民掌握一技之长,转移就业,稳定脱贫,走出了一条“政府‘埋单’、转移培训、面向市场、稳定就业”的扶贫新路。
技能培训需要教育平台。承德市拨出800万元启动资金,将职业培训中心、职中、农广校、大中专院校等各类教育资源进行整合,构建了以24所职业院校、建筑企业为培训成员单位的集团化劳动力培训体系。通过教师互聘、专业互补、实习基地互用、长短期培训结合和信息互通共享,使全市同期培训能力达到1.5万人。
针对制约农民培训的费用难题,该市对接受培训的农民不收取任何费用,培训资金由扶贫办按照每个学员每年1000元的标准直接付给学校。同时,面对学员严重贫困、学习期间生活费难以筹集的实际,该市还制定了“减、筹、缓、贷”的多元化资金筹集机制,大大减轻了农民参加技能培训的压力。
为使学员在培训后能找到工作,扶贫部门与培训学校签订合同,学校必须首先在劳动力市场上找到“订单”,并接受相关部门审查后才能招收学员。同时,推行“回访制”、“招回制”与“提高制”相衔接的就业保障机制,完善就业情况信息反馈网络,确保受训学员 “出得去、留得住”。目前,到高新企业就业的技术工人占到劳务输出总量的50%左右。北京瑞萨半导体公司、大唐微电子公司等多家知名企业与承德市建立了定点培训关系,稳定就业率在95%以上。
同时,为避免以往扶贫工作零敲碎打、效益不明显的问题,承德市集中人力、物力、财力,每期招生都在各县确定两个重点村,以18岁~35岁剩余劳动力为对象,进行整村培训、整村输出、整村脱贫。2010年,该市已有1.5万贫困富余劳动力经过培训走上就业岗位。
今后,该市每年还要拿出就业资金的15%用于技能培训补贴,年培训农民工6万名以上。
声明
来源:互联网
本文地址:http://farm.00-net.com/news/10/2011-03-16/12315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