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业新闻 > 就业务工

中国现半城镇化农民工现象 专家称应实现身份转变


中国农民工已经历了城镇化的三个阶段。专家认为,现在农民工实现了地域转移,职业转换,但没有实现身份转变,他们还是农民工。要让农民工通过市民化来实现身份的转变,解决半城镇化的问题。

据工人日报2月9日报道,“未来十年乃至二十年,中国经济增长的持续动力还要靠农村人口城镇化,特别是农村剩余劳动力进一步转移是未来最大的内需。”日前,民建中央副主席辜胜阻在中国三农问题高峰论坛上表示。

此次论坛由《农民日报》社和CCTV年度三农人物推介活动组委会联合主办,专家们分别对2011年一号文件、中央农村工作会议精神以及“十二五”规划中的相关三农问题进行了解读。

实现农民工城镇化

2011 年是“十二五规划”的开局之年,十二五规划中与农民工有关的亮点是什么?长期从事“三农”问题政策和理论研究的国务院研究室农村司巡视员叶兴庆说:“十二五期间,要围绕人、地、钱三个主线来推进城乡统筹。把符合条件的农村人口转移,现在说46.6%的城镇化水平,里面还有十几个百分点叫半城镇化或者是未城镇化,即人虽然在城市,但户口还在农村,这是十二五期间必须解决的问题。这就要求大中城市进一步放开,进一步降低落户门槛。”

据介绍,重庆要在未来使城镇化率从现在的28%上升到60%~70%,意味着城市的规划是要把1000万人的农民转为市民,这将为重庆的经济发展提供强劲的动力。

民建中央副主席辜胜阻说:“城镇化进程中要推进农民工的市民化,实现农民工与市民的同船问题上,让农民工穿上市民的五件衣服,即:就业、医疗、教育、住房、社保。”

中国农民工已经历了城镇化的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离土不离乡,第二个是离土又离乡,第三个是举家迁移,开始在城市长期居住。

辜胜阻说:“我国人口可能未来是15亿人。如果我们推进城镇化,不解决半城镇化的问题,那么将来就是三个五亿,城市居民五亿、农民工流动人口和城乡之间的流动人口5亿、农村人口5亿,这三个5亿构成的15亿。现在的问题是要怎么解决半城镇化的农民工现象。”

专家认为,现在农民工实现了地域转移,职业转换,但没有实现身份转变,他们还是农民工。要让农民工通过市民化来实现身份的转变,解决半城镇化的问题。

辜胜阻说:“据官方统计,我国城镇化率超过46%,如果扣掉头上还戴着‘农’字头的农民工,城镇化率可能只有33%。我们虽已进入中等收入国家,但中等收入国家的城镇化水平一般为70%左右。所以,城镇化有巨大的空间,这是维持中国可持续增长的持久动力。”

农民工工资低且仍被拖欠

辜胜阻说:“我去年调查了几百家农民工用工企业,这些企业农民工工资平均上涨15%~20%,这就是市场倒逼机制,迫使农民工的用工企业从低成本时代,走向高成本时代。很多城市农民工工资已经在提升,一方面是政府行为,另一方面是市场供求关系的变化,特别是政府、企业以及农民工为代表的三方协调机制的建立,有利于农民工工资增长。”

据了解,北京市最低工资标准从2010年的960月/元调整到2011年的1160月/元,月增加200元。重庆市2011年的最低基本工资,比去年增长190月/元。从元旦开始,全国已有31个省市上调了最低工资标准,幅度大都在20%左右。

从2010年下半年开始,长三角、珠三角再现的招工难迅速波及全国。一方面,工厂招不到足够的工人开工,饭店招不到服务员。另一方面,一些辛苦几个月甚至一年的农民工又开始为讨薪犯愁。

“活干完了,钱没拿到。”是农民工的每年最痛心的事情。

“下跪讨薪”的现象现在还时有发生,农民工不能顺利拿到工钱,这个问题比较普遍。农民工站着拿钱意味着对劳动的尊重、是劳动者应获得的尊严,解决好企业和农民工的关系问题,即是实现双赢。

浙江省磐安县政协副主席任召放说:“我觉得农民工有三个问题需要重视,一个是教育和培训。现在不管是家庭保姆,还是建筑工人,还是产业工人,都要提高技能。现代农业也需要培养新型的农民,所以要加强培训。第二,对农民工要有序的进行管理。第三,要关心农民工,不仅在经济给他们涨工资,在政治上也要关心。农民工离家出来打工,要给他们荣誉,评选劳动模范、人大代表、政协委员,还有拔尖人才,从多方面关心他们。”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农村工作会议 回归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