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6日,辽中县养士堡镇果蔬经济区,忙碌了半天的白家岗村农民富梅一边擦着汗,一边高兴地告诉记者: “从去年 11月农闲时我到这儿打工,每个月都能挣1000多元,在棚里栽苗、摘菜,学到不少棚菜生产的实用技术,咱家的‘钱袋子’比光种玉米的时候鼓溜多了! ”时下,在辽中县,像富梅这样农闲时打工、农忙时务农“两栖就业”的农民超过5万人。而这只是辽中县建立健全农村劳动力市场、立足本土吸纳富余劳动力、增加农民收入的一个缩影。
所谓“两栖就业”,指的是农民既务农,又打工。形象地说就是时而“下海”,时而“上岸”:农闲时,就去打季度工、小时工、劳务工、承包工等;农忙时,回到家里干农活。由于这种打工方式适应性强、一年四季都有收入,“两栖就业”受到越来越多农民的欢迎。辽中县因势利导,积极引导农民拓宽致富路。一方面,加大力度扶持二、三产业发展,增加农民就业机会;另一方面,加紧招商引资,引进龙头企业,为农民创造就业机会。
截至目前,杨士岗镇佑户坨村稻米加工企业已经发展到40余家,直接就业达1500余人;肖寨门镇妈妈街村有1个酿酒专业小区和5个养牛小区,年产白酒3万余吨,出栏肉牛10万头,该村从事酿酒、养牛、运输的劳动力超过3000人。像这样可以为农民“两栖就业”创造条件的产业、企业,辽中全县还有很多,如棚菜生产、建筑业、服装加工业以及服务行业、经纪人营销等。据介绍,辽中县城的零工市场常年聚集着几百名农民工,他们在农闲时从事运输装卸、家居装修、家电维修、水暖维修等工作,既方便了别人,自己也挣得一份收入。
尝到甜头的农民工肖锋说:“我一年收入两万多块,除了种点儿地,多数收入是靠打零工挣来的,本乡本土的,不耽误家里农活,钱还准挣,这日子还能过不好吗?
声明
来源:互联网
本文地址:http://farm.00-net.com/news/10/2010-10-09/12064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