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业新闻 > 就业务工

实施职业教育项目解决农民工子女就业问题


      上海市慈善教育培训中心实施职业教育项目解决农民工子女就业问题

      【项目背景】

      根据2006年上海团市委《关于来沪青少年状况的调研报告》显示,上海现有农民工400多万,而其中17-22周岁的农民工子女就有100多万,并且仍在迅速增长。这个年龄段的来沪农民工子女的道德发展和就业问题十分严重,其中有70%的人表示愿意参加培训以提高自身素养,进而改变生活的现状。然而,在目前的外来人口管理制度下,他们的思想教育和技能培训却受到忽视。

      【实施举措】

       上海市慈善教育培训中心2007年正式启动“共享阳光—— 来沪务工人员子女教育就业援助行动”项目。该项目利用上海市重点中职校的校舍和教育资源,招收17-22周岁的具有初中学历、家庭贫困的农民工子女,参加成人中专学习,经考核合格可获得成人中专文凭。结合就业需求,再参加一门职业技能培训,取得相关技能证书。学生全部住读,学制为一年半(没有寒、暑假),其中一年学习培训,半年上岗实习。

       为了解决这些毕业生的就业问题,该中心调查了就业形势,根据市场用工的需求开设专业,同时,中心采取校企合作订单式培训的形式,确保学生有实习的场地和就业去向。

      【创新之处】

       针对17—22周岁的农民工子女采取“职业技能+职业证书及文凭”的培养模式,既解决了农民工子女初中后的教育问题,又为他们铺垫了就业的技能与文凭基础。

       该项目充分利用项目合作各方的优势资源,确保农民工子女就业这一项目最终目标得以实现。

      【实施效果】

       该项目启动后,2008年首期招生400名,学生在一年半的毕业后得到一张中专学历文凭、一张劳动技能证书以及一份工作。

       2009年7月份,首届阳光班的学员已经顺利毕业,在春季班的232名学员中毕业的有207名,就业的有187名,毕业率和就业率分别达到了93.3%和85%。

       【团队概况】

       上海市慈善教育培训中心是由上海市慈善基金会和上海第二工业大学于1995年1月联合成立的一家致力于对社会弱势群体开展教育培训,提高其生存和发展能力的非营利性专业机构。上海市慈善教育培训中心的使命是:知识扶贫,助人发展。

       上海市慈善教育培训中心在全市建立了20多个培训基地,实施了“慈善教育万人培训”、“万名外来媳妇就业技能培训”、“阳光下展翅”——上海市社区青年慈善就业教育培训等一系列有社会影响力的慈善项目,至2008年底,已培训学员80000多名,资助金额3000多万元,50%以上的学员实现了就业,先后被评为上海市再就业先进集体、上海市社会力量办学先进集体、第二届上海“慈善之星”、 2008年在上海市民政局进行的中国社会组织等级评估中被评为“4A”级。“阳光下展翅”—— 上海市社区青年慈善就业教育培训项目2007年获得了中华慈善事业突出贡献奖。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技能培训 订单式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