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业新闻 > 就业务工

都江堰破解15万失业者就业困局


四川省都江堰市,这个拥有63万人口的“中国历史文化名城”,“5·12”震后面临的就业难题曾经前所未有。10万城镇劳动力,23万农村劳动力,全市总计33万劳动力,一场地震,15万就业者变成失业者。面对史上最为严峻的就业形势、最紧迫的民生问题,都江堰市委、市政府破局而出。
  历史新高:吸收5万外来务工者
  “5·12”地震前,都江堰市曾是就业工作标杆———城镇登记失业率2.4%,在成都第三圈层八市、县中,提前一年达到成都市提出的“充分就业”工作指标。而一场地震,却改变了都江堰市15万人的就业轨迹。
  如果没有地震,现年37岁的陈军或许会在老家胥家镇桂花村种上几亩猕猴桃,过舒坦的小日子。不过他现在在上海浦强精密机械制造有限公司吴厂长眼中却是个宝,成了加工大件的高手。
  灾后一年,借助灾后重建、扩大内需、统筹城乡试验区建设、上海对口援建四大历史机遇,更多的都江堰人实现了在家门口就业的愿望。
  经济提速回转,就业载体因而恢复,整体就业水平大幅提升。在灾后重建三年任务两年基本完成的强力作用下,都江堰市出现史无前例的建设热潮,上海第四建筑有限公司、上海绿地建设(集团)等援建的90个重建项目,吸纳就业人数达93830人,解决本地就业的同时,还承接外地务工者5万多人,实现历史突破。
  就业援助:破解受灾群众就业困局
  “5·12”地震使都江堰市城区遭受严重破坏,都江堰市人力资源市场也未能幸免,为了急群众之所急,解群众之所难,2008年5月28日,在条件极其简陋的露天广场,在炎热无比的帐篷下,都江堰市人力资源市场率先恢复开场并举办了灾后首场招聘会,求职者多达2000余人,借用一句受灾群众的话说:“没想到人力资源市场这么快就恢复开场,我们的确感到了温暖。”
  灾后都江堰市人力资源市场作为政府促进就业的中流砥柱和排头兵,对缓解灾后就业压力,帮助受灾群众解决就业问题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灾后截至2009年8月,都江堰市共举办各类招聘会346场,且在一定程度上也帮助缓解了周边灾区如汶川等地的受灾群众的就业压力。
  家住都江堰市经济开发区滨河社区的廖国清今年53岁,2002年政府征地后,他成为了失地农民,一来他没有任何技能,二来年龄又偏大,因此一直未能找到一份工作。
  颓丧之际,一次偶然的机会,他试着拨打了“就业援助962110”热线电话,就是这一个电话,让他的生活发生了改变,都江堰市“就业援助962110”服务中心为他找到了一份工作,就在他家附近的滨河小区物业管理公司从事保安工作,月薪650元。
  就业夜话:灾后农户找到主心骨
  年近五旬的梅秀英20多年前开始做生意,从卖8分钱一个的锅盔开始,2003年在青城山景区开了一家农家乐,靠一年两三个月的旅游旺季能挣上好几万元。震后,两层农家乐小楼震成危楼,失业的梅秀英“闲”了两个多月终于坐不住了。
  接到都江堰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发来的手机短信,说是有上海企业在都江堰滨河小区开专场招聘会,“没文凭,年纪也不小了,但不想成懒婆娘,有事做就知足” 的梅秀英去了。现在,她在上海一家饭店做清洁工。她给在家带外孙的丈夫打电话,“我要干两年才回去,吃点苦,多挣点钱,再把农家乐开起来。”
  就业机会源于一条手机短信,更源于“就业夜话”活动的启动。“就业夜话”从去年8月持续到现在,还在继续进行。活动中,都江堰市劳动就业部门工作组夜间走村串户,讲解最新劳动就业保障政策后,登记村民就业需求和联系电话,一有最新的合适岗位及时通知。
  更多的努力则放在提升失业者就业能力和改善创业环境上。都江堰市厨师学校的校长许家兵在每次厨师培训开班前都要说,“我们是朝着老板的目标来培训大家的。即使没有当老板的条件,经过创业培训,今后就业也非常有优势。”
  截至目前,都江堰市“零就业”家庭全部动态消除,总体就业人数30.69万,总体就业率93.2%,全市城镇登记失业率3.1%,15万失业者就业困局随地震进入了历史。赵武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总体 猕猴桃 桂花 试验区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