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业新闻 > 就业务工

尴尬的"出身歧视" 农村大学生就业难迈"三重门"




  张小霞对此也深有体会:“对很多农村大学生来说,这是相当痛苦的。至少从我个人而言,一出校门,我是基本上不能再开口向父母要钱了。但是城市经济富裕的家庭则可以继续为孩子提供经济支持,让他在大城市等待机会。许多农村的孩子是等不起的。”

  据专家表示,很多就业单位同等条件下,不选择农村大学生,除了一些现实原因,很重要的一方面缘自一种普遍的社会认识:农村大学生综合素质不如城市大学生。

  一家私营企业的人事经理告诉记者,本来公司原来倾向于招收基层或农村的大学生,觉得他们能吃苦,但是却忽略了另外一个因素,往往这些农村孩子背负着沉重的经济负担,读完大学就会让家里负债累累,欠着国家贷款,因此他们想尽快“赎”回教育成本,因此会为这些事情分心,影响工作。

  迈不过去的“关系门”

  记者在采访中发现,最让农村大学生感觉无奈的并不是就业成本高,而是就业过程中无法言说的“潜规则”的伤害。

  “毕业求职找关系现在已经并不鲜见,我们在这人生地疏,完全不可能借助别人的帮助。”中国农业大学的朱雷表示。

  对于好不容易从高考中拼杀出的农村大学生来说,在学校里潜心苦读几乎是他们唯一的选择,但是当优异的成绩表遭遇竞争者强大的人情关系时,往往后者能够发挥更大的作用。

  中国传媒大学的一名来自吉林农村的研究生考国内某中央新闻单位的时候,初次笔试考取了第一名,但是迟迟没有等来面试消息,快春节时,为了确定回家的时间他忍不住给对方打了电话,对方勉强让他过去谈一下,然后就又没有了音信,经他打听,才得知对方已经有了“内定”人选。

  他对记者表示,就他所知,班里几个敲定满意工作的同学有些动用了家里庞大的关系网。

  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团委副书记宋扬认为,家长们甚至可以“直接通过关系和权力决定子女的就业”。在这样的情况下,农村大学生的就业之路会更加艰难。

  记者手记

  坚信是金子总会发光

  车辉

  记者在采访中发现,虽然来自农村的大学毕业生都对记者诉说了他们求职中面临的种种无奈和苦闷,但是大多数时候,这些学生嘴边都挂着微笑。

  这些仍处于求职困境中农村学子的微笑让记者感受到了存于他们身上的坚韧和乐观。这使人相信,他们能够凭借自己的努力来到象牙塔,也必定能够借助自己的勤奋在社会上找到自己的位置。

  目前沉重的就业压力确实给这些农村大学生带来了新的困难,比如高昂的求职成本,更比如就业中的“潜规则”所造成的不公平。

  不可否认,绝对的公平是不存在的。但我们应该呼唤一种相对的公平。最起码,给他们一次竞争的机会。

  在巨大的城乡差距面前,我们不难想象,相比之下,农村考出来的大学生必然经过了更多的考验。俗话说,“穷人的孩子早当家”,磨难能够让他们具有更成熟的心态去面对暂时的挫折。这也是困境中他们保持乐观的根本原因。能够具备在困境中微笑素质的人,从长远看,必定能够取得更持久的成功。

  在公平和正义成为社会主流价值观的今天,农村娃向上流动的渠道不能被阻碍,我们也坚信,只要是金子总会发光。本报记者 车辉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伤害 筛选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