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业新闻 > 就业务工

月薪2000元为何招不来送水工


        据人民日报报道,劳动力市场正出现这样一种“怪现象”:像普通职员这样相对体面轻松的工作,工资几年不涨也不愁用工;脏活累活重体力活,劳动力市场价格正节节攀升。“2000元月薪招不来送水工”、“过一个年,外来工起薪大涨13%”。《劳动合同法》的实施、《社会保险法》进入审议、“民工荒”持续存在,也引发了“劳动力价格飙升”、“劳动力成本增加影响中国竞争力”的议论。读者发言认为,这种现象总体而言符合市场规律,就业观念和农民增收等原因导致了这种现象的出现。短期看来,劳动力价格上涨会给企业带来成本压力,但长远来看,也促使企业转型、向更高的目标发展。劳动者收入的增加也有望促使内需增加,让中国经济受益。

  高薪体力活“高”得有道理

  王凤娟(浙江 职员):前些年,大量农民工涌向城市,相对于一定的需求,劳动力供给趋于无限。现在,随着农村生活水平的提高、县域经济的发展以及西部大开发、中部崛起,农村富余劳动力有了更多选择。再加上由于送水工等工作辛苦,愿干的人比较少,导致起始薪水较高是理所当然的。

  吴献坤(河北读者):如今的就业者普遍存在一种观念:宁可求职体面轻松的低工资工作,也不去问津高工资的脏活累活。尽管目前的人才市场供求关系仍是供大于求,但正是由于这种虚荣心的作祟,导致了不同行业间的供需不平衡,结果造成高薪招聘送水工、低薪使用普通职员的现象。

  崔廷宝(沈阳读者):劳动力价格上升固然有民工荒的原因,但真正的原因在于劳动保障不健全。人们对未来怀有恐惧,因此宁肯挤进单位享受低工资做有劳动保障的普通职员,也不愿意游荡在单位之外做高劳务费而无劳动保障的体力活儿,造成体力劳动力供应短缺。

  吴兰友(山东 政府公务员):今年春节回农村老家过年时听一些外出打工的人说,现在如果一天挣不了30元钱,那出去就没有意思了,还不如在家多种点地,再就近打点零工。我想起了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该理论说,人的需求分为五个层次: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五类,依次由较低层次到较高层次,只要满足了前一个层次的需求,人们就会追求后一个层次的需求。从这一理论看,那些脏活累活之所以有不少人不再愿意干,是因为有更多的人已满足了生理需求,追求一种更“体面”的生存。

  “脑体倒挂”不存在

  王凤娟(浙江 职员):从表面上看,送水工的月薪确实比普通职员高不少,但这也仅仅是起始薪水而言。可以肯定的是,今天一个送水工拿2000元,5年后如果他还在送水,多半还拿2000元,至多稍稍多一些;而大学生5年后的工作和收入肯定是另一番光景。因而,大学生与简单体力劳动者之间并不存在传统意义的“脑体倒挂”。

    吴江(南京读者):在经济发达、市场成熟国家,人们的薪资水平实际上不完全与学历成正比。热爱家政的大学生完全可以十分光荣地成为一名机场保洁员,而她的收入也未必会比当白领文员的同事少,而是决定于其贡献的多寡。谁又能说,这不是一种更加理想的分配机制,不是一种更加健康的社会分工形态呢?从这个意义上说,我们不要引发“读书无用论”或是什么“脑体倒挂”的误解。

  陈光(山东读者):在市场经济中,商品价格始终决定于供求关系。虽然中国经济发展一直受益于丰富廉价的人力资源优势,但“廉价”之中实质上也有劳动保护制度缺位或者执行不到位而造成的“欠账”。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法律的完善,劳动力价格越来越随行就市,真实地随着供求关系的变化而变化,我们无需对此感到忧虑。此外,在物价持续上涨的今天,劳动力价格若继续保持一成不变,势必侵犯普通劳动者的生存权益。只有让劳动力价格上涨到合理的价位上,才能实现共同富裕,才能实现社会和谐。

  劳动力成本上涨是利是弊?

  殷建光(河北教师):劳动力成本增加是社会进步的表现,一方面说明我们的法律规范了;一方面说明我们社会进步了,开始尊重劳动者的权益。过去,我们过于追求经济发展的效率而牺牲了部分劳动者的权益,现在则是到了反思与改正的时候了。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劳动力市场 总体 农民增收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