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业机械 > 技术应用

河南2009年农机推广成绩斐然 六项工作可圈可点


杨杰

河南省市级农机推广站站长会议于2009年11月23-24日在郑州召开。记者从会议上获悉,今年河南省农机推广工作成绩斐然,可圈可点。

保护性耕作工作取得显著成效

去年入冬以来,河南省降雨少、温度高、空气干、气温变幅大,特殊的气候造成几十年不遇的大旱。按照农业部农机化司的部署,河南省农机推广站组织各级农艺、土肥、植保、小麦、农机专家积极开展保护性耕作效果监测和抗旱技术指导,要求所有保护性耕作项目县都要进行效果监测。监测结果表明,在今年大旱的情况下,实施保护性耕作技术的小麦和传统耕作相比抗旱耐旱性效果显著。

据悉,河南省保护性耕作项目继续向纵深推进,示范推广面积大大增加,7-10月,全省新增保护性耕作面积33万亩,保护性耕作示范推广面积达到334万亩。新增各类保护性耕作机具2250台,其中小麦免耕播种机680台。省农机推广站还承担了农业部保护性耕作技术创新项目“小麦玉米两茬轮作区保护性耕作节能减排效果对比试验研究”。目前,此项目正有序开展。

水稻育插秧机械化技术试验示范快速推进

今年,河南省继续在信阳、南阳和沿黄两岸的15个水稻生产大县实施水稻育插秧机械化技术示范推广项目。全省示范推广工作实现了快速推进,共新增插秧机465台,达到802台,增幅138%。新增机插秧面积13.96万亩,达到18.46万亩,增幅310.4%。经测试,水稻育插秧机械化技术与人工插秧相比,亩节本68.6元,亩增产62.9千克,节本增效合计3008.06万元。

信阳市农机推广站把水稻育插秧机械化技术推广工作列为全年工作的重中之重,共投入插秧机659台,完成机插秧面积14.9万亩,超额完成计划面积的149%。实现节本增效2925.3万元。

玉米机收推广应用实现跨越

河南省将玉米收获机械化技术列入全省推广工作重点,加大对玉米收获机械的推广应用力度。通过组织召开新机具、新技术现场演示会,把玉米机械化收获作为主角演示,起到了很好的宣传推动效果。全年新增玉米联合收获机8976台,达到13569台,增幅195.4%。玉米机收面积920万亩,机收率达到21%。

焦作市农机推广站在保持和稳定小麦全程机械化生产的基础上,全力狠抓玉米收获机械化技术的推广应用,2009年推广玉米收获机械920台,保有量达到1766台,机收面积95.91万亩,机收水平达到55%。

花生机收试验示范取得突破

为大力推进花生生产机械化,今年在全省范围内将14个生产企业的27个成熟机型纳入了补贴目录,同时又安排专项资金70万元,建立了9个花生收获机械化试验示范县。全年新增花生收获机具1440台,达到8178台;新增花生机械化收获面积36万亩,全省花生机收面积达166.26万亩,花生收获机械化水平达到11%。

驻马店市农机推广站把花生收获机械化技术推广应用工作列入工作重点,通过采取厂站结合,分工协作等行之有效的措施,今年新增花生收获机1503台,达到5983台,机收面积83.8万亩,机收率达到29.5%。

薯类机械化技术试验示范项目有序开展

今年,河南省农机推广站积极争取省财政支持,继续实施薯类生产机械化技术试验示范项目,制定并下发了《河南省薯类生产机械化技术试验示范实施方案》,同时,通过召开现场会全力推进薯类生产机械化。

河南省4市共试验示范薯类机械收获面积1600亩,同时在4个试验示范点对3个生产企业的3种机型进行了性能测试和对比试验,结果表明3种机具各项性能指标基本达到设计要求,但也存在一些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河南省农机推广站向企业提出了改进建议。

油菜生产机械化技术试验顺利起步

河南省油菜常年种植面积500多万亩,由于油菜生产主要依靠人工作业完成,机械化水平低,劳动强度大,生产成本高,比较效益低,严重影响了油菜种植面积的扩大和产量的提高,为提高油菜生产机械化水平,增加农民收入。河南省农机推广站于今年组织召开了全省首次油菜生产机械化技术现场演示会,来自全国主要油菜收获机械生产企业的5种机型、6台机械进行了现场作业演示。这次会议的召开,标志着河南省油菜直播、收获机械化技术引进、试验、示范顺利起步,为实现全省油菜生产机械化跨越式发展奠定了基础。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花生 油菜 玉米 水稻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