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业机械 > 技术应用

海拉尔垦区全面提高农机化水平


程万鹏 夏明

农业机械化水平是农业现代化的重要标志之一。近几年,按照集团化、股份化、产业化方向组建集团公司后的海拉尔垦区,充分发挥组织化程度、集约化水平高的优势,加大农机科技投入,拓宽农机作业领域,培养高素质农机队伍,全面推行农机管理标准化,提高了农机作为农业科技载体的支撑能力,为率先实现农业现代化打好了基础。

 

加大资金投入,引进先进农业机械设备

四年来,垦区投入14802万元购置农机设备,引进、更新农机具1495台套,其中投资5000多万元用于进口先进农业机械,引进农机设备130台套,拥有了克拉斯946RZ(836RZ)拖拉机、凯斯MX275拖拉机、克拉斯MEGA360联合收割机、凯斯5000HD气息播种机、约翰·迪尔自走喷药机、大平原CPH2010免耕播种机等世界一流农机具设备100多台(件)。

2008年计划投入7000万元购置农机设备,其中进口农机设备投入4000万元,购置凯斯PUMA195、克拉斯836RZ拖拉机、纽荷兰CS6080、克拉斯MEGA360联合收割机、大平原2010等农机设备43台套。

通过引进先进农业机械设备使垦区农机装备的先进性、可靠性、适应性、安全性进一步增强。

 

拓宽农机作业领域,实施种植业生产全程机械化

几年来,垦区机械化生产逐步实现由粮食作物向油料、饲料作物拓展,由耕种收环节机械化向产前、产中、产后全过程机械化延伸。

目前垦区种植的小麦、油菜、大麦等主要作物生产已实现全过程机械化。种植的大豆、玉米除部分收获工序外,其他作业工序机械化程度已达到100%。全垦区作物种植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94.25%(其中集中耕种土地已经接近100%)。

垦区的综合农机化水平指标内容已经由耕种收工序拓展、延伸到拌种包衣、施肥、化学除草、植保、清选、烘干、运输等环节。

 

优化农机装备结构,主动与农业现代化接轨

垦区农机化发展以高质量、高科技、高性能、低能耗、低排放,适应集约化、农业现代化生产为原则。现拥有大型拖拉机1500台(其中大型进口拖拉机92台),大型联合收割机635台(其中进口534台),大型配套机具6000台(套),大型烘干塔20座,世界一流大型农机具一百多台套。拥有的国产机械都是国内最先进的大型机械。

配合发展保护性耕作引进的49台美国大平原免耕播种机,作为192台大型免耕播种机的主力共同实施年保护性耕作100万亩。

经过几年的调整,垦区农机装备由注重数量增长彻底转变为注重结构优化,从高向优发展,农机总动力、单位土地配置农机动力逐步回落。

 

建立培训机制,以人为本培养高素质农机队伍

为培养高素质的技术队伍,适应现代农业的需要,垦区建立了集拖拉机驾驶、拖拉机职业技术鉴定、职工岗位培训为一体的多功能培训基地,采取长短期结合的办法对现岗位农机管理人员、拖拉机(联合收割机)驾驶人分类(农机管理人员分队长、技术员;驾驶人分车长、助手)进行培训。经考核、鉴定合格,持证上岗。对预备役驾驶人培训,经一年至二年专业技能培训达到中技校毕业水平后方可上岗。

目前,垦区农机管理人员都具有中专以上学历并经过继续教育培训。拖拉机、联合收割机每台机车持证驾驶人达2.58人,并正在全面开展行业职业技能鉴定工作。

 

全面推行农机管理标准化,发挥先进农机设备效能

近几年,海拉尔垦区引进了大批先进农机装备,优化了农机装备结构,拓宽了农机作业领域,实施了种植业生产工序全过程机械化。在此基础上,需要有现代的农机管理能力来应用、发挥先进农机设备效能,正确实施现代农业技术。

为此,垦区结合垦区现代农业发展实际制定了以田间作业标准为中心的农机管理“六个标准”(既农机队伍标准),包括:农机具技术状态达到标准,农机具各项作业质量标准,农机具维护、修理标准,农机具保管、停放标准,农具场、车库修理间、零件库等基础设施达到标准。配套“六个标准”的制定执行检查验收制度,层层检查验收。

全面执行落实农机标准化管理,使垦区农机队伍真正达到了高水平、高素质,各种农机具技术状态完好、性能优越,各种作物种植技术实施达到农艺技术要求。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拖拉机 农机具 联合收割机 农业现代化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