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业机械 > 技术应用

现代农机装备推进项目再上新台阶


张桃英

作为国家优质粮食产业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现代农机装备推进项目于2004年至2006年已实施一轮,并取得一定成效。日前,第二轮现代农机装备推进项目正式启动,以进一步改善农业生产的基础条件,提高粮食生产机械化水平,实现保护和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的目标,确保国家粮食安全。

8月29日,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农业部联合发出通知,决定从2007年中央预算内专项资金(国债)中安排11.38亿元用于优质粮食产业工程建设,其中安排5.9亿元用于第二轮现代农机装备推进项目建设,以超过前三年投资总量1.1亿元的扶持力度,助推现代农机装备推进项目建设步入新阶段、再上新台阶。

改善优化农机装备 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

没有稳定可靠的粮食生产能力,就不可能有稳定可靠的粮食安全。为此,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农业部于2004年启动了国家优质粮食产业工程建设,在13个粮食主产省的484个县(农场)全面实施农机装备推进、标准粮田、良种繁育和病虫害防控等4类项目。

现代农机装备推进项目作为建设高标准粮田的配套项目,与标准粮田建设项目一起,重点加强先进性、大中型等示范性农机装备建设,加快提高各类农机技术集成和标准化应用水平、完善服务体系和运行机制。以国家投入农机装备为龙头,以基层农机技术推广机构为依托,组建多种形式的县、乡、村基层农机作业服务队或生产联合体,完善农机服务运行机制。

在当前形势下,实施现代农机装备推进项目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首先,这是确保粮食安全的战略选择。粮食安全事关国家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大局,需要采取直接、明确、有力的综合性措施恢复和保护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现代农机装备推进项目的实施,将对我国粮食产业发展产生直接的促进作用,对于确保粮食安全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其次,这是保护和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的重要手段。实现确保国家粮食安全的目标,关键是要从根本上保护和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就目前情况看,实施现代农机装备推进项目能够保护和提高基本农田粮食产出能力和粮食发展科技支撑能力,有助于保护和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这一总体目标的最终实现。

再次,这是促进主产区农民增收和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有效途径。实施现代农机装备推进项目,能够帮助农民抢收抢种、提高效率、降低成本、实现增收,同时起到良好的区域辐射带动作用。

综合水平稳步提高 项目建设初见成效

现代农机装备推进项目自2004年启动以来,已在484个项目县(场)深入实施。截至2006年底,项目批复下达总投资计划约43.7亿元,其中中央基本建设资金投入4.8亿元。

经过努力,现代农机装备推进项目一轮建设如期完成。2006年年底,由农业部发展计划司、农业机械化管理司组成的现代农机装备推进项目中期评估专家组分赴河北省宁晋县、河南省鄢陵县、山东省陵县、湖南省望城县、湖北省应城市等5个部级样本项目县(市),对各省2004年和2005年的现代农机装备推进项目情况开展中期评估。

评估结果显示,现代农机装备推进项目的实施,显著提升了项目县的农机化作业水平,项目区综合机械化水平平均提高了近20个百分点,项目县综合机械化水平平均提高了近3个百分点,基本达到了预期的实施效果。

项目实施三年来,不仅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也创造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一是提高了项目区粮食综合生产能力,推动了地方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的形成;二是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率,加快了当地农业机械化发展进程,促进了农村劳动力的转移;三是随着新型农机具的推广使用,广大农民的科技意识和科技水平得到了明显提高;四是带动了农机服务产业的发展,提高了农机户增收能力,促进了农村经济繁荣。

5.9亿国债强力助推 二轮建设动力强劲

按照《国家优质粮食产业工程建设规划(2004-2010年)》的进度设置,在现代农机装备推进项目一轮建设中,每个项目县(农场)都只安排了规划确定规模的一半左右。2007年是工程一期建设的最后一年,根据各省实际情况,今年将对所有项目县(场)再安排一轮现代农机装备推进项目。此外,2007年中央基本建设资金也将主要用于现代农机装备推进项目建设,兼顾标准粮田等其他项目建设。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粮食 项目建设 农民增收 农业机械化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