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春浅,用老百姓的话说,一切农事要提前。但从去年秋季冬小麦播种以后,山东就没有一次有效降水,旱情严重,农民只得撂荒等待老天爷降水。
3月4日,山东半岛及北方大部终于迎来一场有效降水,旱情基本解除。这场春雨的东风,给整个农资市场带来了些许活力。但是,笔者在山东省五莲县看到,虽然部分基层网点已经开张,但农资生意却很难做。
笔者在五莲县街头的农资经销商老李的门头转了一圈。店里的复合肥、农用地膜,农药像乙草胺、花生拌种剂、小麦杀菌剂三唑酮以及传统的杀虫剂等基本都已到位。
据老李介绍,他正月初八已开门营业,但至今没有任何销售。初十、十五逢集,有农民进门打探了一下价格。村级零售商也没有要货的,除几个销量大的门头去年年底和老李一起到厂家参加订货会打款备货之外,很多村级零售商都是零库存。
谈起进货价格,老李说:“实在无法经营。”老李的门头没有尿素和碳铵,因为今年价格不稳,不敢压货。尿素最近进货价每吨2070元,与去年相比涨价幅度太大,他想等市场迎来使用旺季时再作打算。
复合肥价格也全面上涨。去年年底的拿货价格稍微便宜点,今年各厂家报价持续走高,基层市场都是有价无市。一些销量一直很大的大品牌肥价格透明,经销商也就图走个量、赚个人气。
现在卖农资的人太多,赶集的货郎都拉着化肥种子卖,像卖百货一样。如果经销商单纯经销一线产品,利润空间低,根本无法生存。真正能支撑他们生意的是那些二线产品,进价不是很高,质量也有一定保障。
像某品牌农膜进价50元/捆(净重5公斤),零售价却只有45元/捆。经销商每卖一捆就要亏5元,只能和复合肥捆绑销售。而普通农膜进价48元,便宜些,虽然会缺斤短两,但因为质量没有问题,农民感觉不出来。
这几年经销商送的赠品花样不断翻新,从太阳帽、塑料桶、拖把、洗衣粉,到面条、大米,再到电水壶、电饭锅、电动喷雾器等,老百姓不稀罕了,经销商也疲惫了。这些年,不少经销商不是把精力放在如何经营产品、搞好服务上,而是研究送什么赠品农民会欢迎,用什么办法能引来、留住客户。而有些农民买农资好像看中的也不是产品质量,而是赠品的大小、多少、价格高低。
近两年,农产品价格持续走低,农民种地积极性难以提高。像笔者所在的山东省五莲县主要农产品春花生米,2016年开秤价每公斤8.6元左右,最高时达到9元;而2017年同期收货价只有6.4元左右,直降2.2元。虽然农民惜售,但直到2018年春节后,价格也毫无反弹迹象。玉米价格也一直在每公斤1.5元左右徘徊。农民一算账,种地收入还不够化肥、农药的投入,哪来的积极性?
据老李说,春节期间他在村庄外围转了转,发现那些靠山根的地、道路稍微不好的地、没有水浇条件的地,全被农民撂荒了。今年外出打工的人更多,不仅男人外出打工,家庭妇女也外出打工。很多妇女一对比发现,在家种地出力不小,还不赚钱;打工不用操心,一个月的收入有时比在家种地一年的收入还高。
耕地荒在那儿,农资市场能好到哪儿去?
□厉金芹
声明
来源:互联网
本文地址:http://farm.00-net.com/hq/1/2018-03-13/hq_19728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