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价格行情 > 行情资讯

该如何应对?—“林下养鸡”富了口袋 伤了林地


  对土壤入渗率的影响

  每公顷地养殖150只鸡,3次监测土壤变化特征,土壤入渗率没有明显变化。

  对土壤养分循环率的影响

  养殖密度为每公顷150只,养殖区植被没有明显变化,被鸡采食后,植物在植物营养生长旺盛的季节得到恢复。对土壤表层的机械损毁也不明显。因而由土壤评价模型SSA计算的土壤养分循环率没有变化。

  结论:密度过大将永久影响林地生态,养殖户需控制“最高密度”


  总之,养殖密度越大,鸡对植物的采食量越大,植被损失越大。养殖密度大,鸡对地表的机械破坏越大。此外,鸡有打滩做窝的习性,改变了地表结构,评价模型中土壤结皮和植被覆盖度大幅度下降。林下养鸡后,林地植被和地表受到影响后,土壤的入渗率发生变化。土壤入渗率的降低,意味着对降雨起拦截、滞缓作用的植被减少,也意味着土壤表面的特性也发生了改变,土壤涵养、积蓄地表水能力降低。要想不对林下土壤特性发生改变,必须将养鸡密度限制在一定数量以下。然而在实际操作中,这个“最高密度”能否能让养殖户形成赢利呢?

  林下养鸡除了对土壤稳定性、土壤入渗率和土壤养分循环造成严重影响外,对林地环境中的植物、动物也产生了不同程度的影响,使林地环境发生深刻变化。

  鸡的刨食行为,彻底扰动了枯枝落叶层,使土壤动物种群数量降低,从而改变种群结构。由于鸡采食具有选择性,使得植被组成、结构发生改变,引起植物群落的演替在所难免。植被、土壤的变化必将导致微生物的改变。

  高密度林下养鸡,对植被破坏极其严重,进而严重影响土壤对养分的循环功能。这种影响严重而久远,即使停止养殖,更新的植被与原生植被差别也很大。原生植被的组成以多年生草本植物和灌木为主,高密度林下养鸡后的次生植被以短命、一年生草本植物为主。这种植被的变化或形成的演替会发生怎样的改变,有待进一步观察。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植被 入渗率 林地 入渗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