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价格行情 > 行情资讯

福建尤溪红,红遍大江南北



  “全国各地有1000多家茶叶公司在销售我们公司生产的红茶。按每家每天销售一斤尤溪红计算,我们每天要为他们提供1000斤的茶叶。”尤溪红茶第一人、尤溪县天顺茶叶有限公司总经理蔡宣顺如是说。眼下,尤溪石青金红螺、碧叶馨、金云富等红茶备受广大消费者的青睐。
  区域优势
  尤溪县位于戴云山脉和武夷山脉之间,戴云山脉有效阻挡台风的袭击,武夷山脉不断消弱冬日南下的冷空气。这种独特的地理优势,是大红袍主产区的武夷山和铁观音主产区的安溪县所没有的。尤溪属中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全年气候温和,日照充足,雨量充沛,雨热同期,温暖湿润。年平均气温18.9℃,降雨量1400~1800mm,森林覆盖率74.3%。这种宜林、宜茶,林中有茶、茶中有林的生物群落多样性,成了尤溪名优茶生产的基础条件。
  常言道,高山云雾出名茶。尤溪县山高,但茶园海拔不高;茶园单位面积小,但全县茶园面积大。目前,全县茶园面积11.02万亩,为全市最多。2009年,尤溪县就被评为全国十大生态产茶县,是当年福建省唯一的多茶类产茶县。
  尤溪县日平均气温比浙江、江苏等周边省份的产茶区高2~3℃。同类品种茶叶比省内其他产茶区早上市20天以上,比浙江、江苏早上市1个月以上,被浙江、江苏客户誉为“华东第一绿”。
  尤溪县充分利用茶树生物学特性和植物顶端生长优势,手工采摘单芽原料,一年四季都可以制作中高端茶叶,打破了过去一年中只有春茶才是高端茶的局限,使茶农多了致富的门路。由于应用单芽、细芽做红茶,从2009年的茶青年平均32元/公斤,增加到2014年的年平均90元/公斤。
  种茶历史
  尤溪有优越的地理优势,为什么尤溪的茶叶到这几年才出名呢?这要从中国茶叶史说起。
  中国种茶约有5000年的历史,但省内的贡茶只有武夷山的“御茶园”和建阳凤凰山的“北苑贡茶”。唐代著名茶学专家陆羽所著的《茶经》就没有把福建的茶叶写进去。唐代诗人、茶学专家卢仝诗云:“天子未尝阳羡茶,百草不敢先开花。”阳羡,今江苏省无锡市宜兴县。宜兴县汉代就植茶饮茶,是我国享有盛名的古茶区之一。唐代中期开始,朝廷规定贡焙的首批贡茶必须在每年清明王室祭祖前贡到。卢仝这句诗借用百草花未开,而皇上就有春茶喝来体现阳羡贡春茶的早。但实际上江苏省无锡市宜兴县的茶叶上市时间比尤溪县迟两个月。
  唐光启元年(885),王潮、王审知入闽。据南平市樟湖镇《安定胡氏家谱》记载:“入闽的一支住建州尤溪一带。”王潮、王审知曾经路过尤溪,到中仙乡龙门村时发现了银矿。景福二年(893),王潮、王审知攻克福州,百业振兴后回到中仙乡龙门场开矿,制造银币。相传,王审知在中仙乡明山寺种水仙茶,这大概是尤溪种茶的开始。
  公元933年,王审知儿子王延钧称帝,改年号为龙启,国号“大闽”。公元935年,王延钧迁都建州(今建阳)。那时,建阳凤凰山茶农张廷晖种植了三十里茶山,他生产的茶叶被地方列为每年上贡的贡品。宋真宗咸平元年(998年),丁谓到福建任漕运使,制大龙团贡茶。庆历三年(1043年)蔡襄任福建漕运使,改制大龙团贡茶为小龙团贡茶,成就了后来的“北苑贡茶”。从宋朝开始,尤溪人就开始大面积种植茶叶。出生在尤溪的南宋著名理学家、教育家朱熹留下了“饮罢方舟去,茶烟袅细香”的优美诗句。据农业部原副部长、当代茶学家吴觉农《茶经述评》记载:“福建路(相当于今福建省)产茶仅限于建、剑两州(建州,相当于今福建南平市以上的闽江流域,但沙溪中上游除外;剑州,相当于今福建南平市及顺昌、沙县、尤溪等地方),虽产量较少,但品质特佳,并经常作为‘贡品’。”
  优良品质
  世界红茶有三大类:功夫红茶、小种红茶、红碎茶。福建有三大功夫茶,即政和功夫茶、坦洋(福安)功夫茶、白琳(福鼎)功夫茶。功夫茶和小种红茶统称为“闽红”。尤溪红茶,按照功夫红茶的工艺精心制作,石青金红螺、碧叶馨、金云富等十几个品种统称为“尤溪红”。
  尤溪县历史上长期隶属于南平市(古称“延平府”),受世界红茶鼻祖正山小种的影响,从清朝年间就开始生产红茶,至今已有300多年的历史。本世纪以来,红茶的新一轮兴起,为“尤溪红”的开发生产创造了有利条件。尤溪红外形紧细、油润、金毫显,汤色橙红明亮,香气鲜活、持久、显花果香、品种香,滋味甘甜、醇滑,叶底全芽匀整、软亮。在参加2009、2011、2013、2015年连续四届的福建省名优茶(春季)鉴评活动中,尤溪红共有22只茶样获省名茶奖,60多只茶样获省优质茶奖。尤溪红花果香、品种香的特殊香气,有别于其他产地生产的功夫红茶,成为“闽红”茶叶的极品。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红茶 茶叶 品种 茶园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