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时节,当你穿行于松原的乡镇村屯,你会感受到一幅五彩缤纷的绚丽画卷,除却家家门前那黄灿灿的稻谷堆,红彤彤的辣椒墙,一个个优美、时尚、整洁的农村文化小广场,会不时映入你的眼帘,让你领略到一道特殊的乡村风景。
这美丽的风景,从松原市“美丽家园”行动拉开大幕时开始打造,是美丽乡村建设中重要的一项,肩负着唤醒全市农民文化自觉、增强文化自信的光荣使命。随着建设的深入开展,它也正以其独特的魅力,丰富和满足农民群众的精神需求,成为农村文化建设的坚强“塔基”。
一个小广场几项大用途
秋日的阳光,明亮而又温暖。秋收的劳累并没能让农民正在养成的文化活动习惯终止,在前郭县长山镇四克基村的文化小广场上,少年们正在标准的篮球场上酣畅激战,老人们则仨一帮俩一伙地在打扑克、聊天,还有人在交流广场舞和大秧歌动作,整个广场一派和谐的美好景象。在乾安县安字镇东夏村,也是同样景象。该村在乾安县采油厂等多家单位的帮扶下,投资70多万元建起了3000平方米高标准的文化小广场,体育设施、景观灯、休闲座椅等一应俱全,广场上每晚都是运动场、休闲地、大舞台。
一个文化小广场,“整合”体育场、健身场、舞台等多项功用,使农民锻炼有去处、求知有阵地、娱乐有场所,在新农村建设中起到凝聚人心、倡导文明、构建和谐的作用,这也正是松原市建设农村文化小广场的初衷。
为不断丰富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从2013年年底开始,松原市全面启动了农村文化小广场建设工程,计划利用三年时间,实现全市1123个行政村文化小广场全覆盖。
为最大限度地发挥文化小广场的作用,松原市在全力建设文化小广场的同时,积极组织乡镇文化站人员开展经常性地督促指导,鼓励各村通过举办广场音乐夜、文艺汇演等文体活动,激发农民参与农村文化建设的热情。同时,将文化下乡举行的专场电影、专业演出、科普活动等,也都安排在文化小广场上举行,尽量一场多用,有力地推动广场活动的普及,让小广场真正发挥大用途。
一个硬性标准多种建设方式
文化小广场建设是一项惠民工程,在建设过程中,松原市充分尊重农民的意愿和需求,按照“实际、实用、适度”的原则,规定一个硬性标准,即“六有”标准:有面积为500-1500平方米的硬化场地,有广场照明灯、音响等设备,有文化宣传长廊,有健身娱乐器材,有专门管理人员,有文化队伍开展经常性文化活动。其余则根据各村实际情况,建设符合各自特点的文化小广场。
全市今年计划建设村级文化小广场260个,其中扶余市110个、长岭县67个、乾安县35个、前郭县24个、宁江区18个、哈达山生态农业旅游示范区4个、松原经济技术开发区2个。各县(市、区)、开发区根据各自情况,采取不同方式建设。前郭县制订了以县城为中心,以长山、王府、乌兰图嘎等重点镇为支撑,以行政村为基点的广场建设体系,提出了因村制宜、大小结合、先易后难的建设思路。目前该县233个行政村建成硬化小广场165个,占全部行政村总数的71%,剩余各村也都辟出大小不一的土质广场,正在按计划提标扩面,强化功能,实现全覆盖。扶余市在文化小广场建设中面向社会统一招标,简化立项招标程序,统一施工、统一标准、统一设计图纸,有效降低了工程整体造价。扶余市今年计划投入资金780万元,建设110个农村文化小广场,平均每个广场造价预算仅7.1万元,成本比各村散建几乎降一半。乾安县在文化小广场建设上与新农村建设统筹考虑,整合各种帮扶资源,多点发力,拓宽建设渠道。安字镇东夏村就是在多家联系点单位的帮扶下,投资70多万元建成的高标准文化小广场。宁江区和长岭县以及2个开发区也都根据各自实际情况,采取不同方式完成了今年的小广场建设,形成了全市文化小广场建设各具特色、各显神通、百花齐放的良好局面。
一块阵地催生多种文化
为让文化小广场的文化“塔基”作用充分发挥出来,松原市在加快广场建设的同时,千方百计完善配套功能,积极引导群众参加活动,利用省文化大院补贴资金(每个大院5000元),统一为每个行政村按50人标准,购置了文化活动器材,包括音响、锣鼓钹、秧歌服、扇子等,培养一批文娱活动骨干,成为广场活动带头人。
声明
来源:互联网
本文地址:http://farm.00-net.com/hq/1/2016-08-11/hq_7896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