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肥作为现代农业生产的重要物质资料之一,在农作物产量提高和品质改善中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但近年来,有些人在无公害农产品生产中,错误地认为是化肥导致了农产品品质变差,这一观点抹杀了化肥在无公害农产品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有必要加以澄清。
一、施用有机肥多多益善的误区
多施有机肥对作物生长有利,一般来说可以这样认为,但这种说法存在片面性。关键是有机肥的质量是否合乎要求。诚然,在无公害农产品生产中,有机肥作为一种重要的农业投入品,起着十分关键的作用,它在改良土壤、培肥地力、供给养分和改善农产品品质等方面,具有其他肥料难以替代的作用,但是有机肥用量过大,会导致作物徒长,影响产量;同样还会造成土壤硝态氮含量提高,进而使农产品中的硝酸盐含量增加;另外,有机肥原料一般为工农业与生活中的废弃物,成分复杂。像畜禽粪便,往往带有大量病原微生物、寄生虫卵、杂草种子,有些还含有药物残留和重金属等。以废弃物为原料的有机肥若处理和使用不当,不仅会对农业生态环境造成污染,还会对农产品产量和品质带来不利影响。因此,在无公害农产品规程中,要求这一类商品有机肥或有机无机肥,每年每亩施用量不得超过200千克,()而且其中主要重金属(砷、镉、铅)要控制在规定允许的指标以内。但是,没受污染的沤肥、堆肥、厩肥、沼气肥、绿肥等优质的有机肥,则可以放心大量使用。
二、无公害农产品生产过程中不能施用化肥的误区
近些年来,一些无公害食品与化肥对立的观点正在蔓延,有的地方为了争“无公害”而禁用化肥。专家指出,这其实是一种误导。大家应该知道,化肥营养调控是改善农作物品质的重要环节,矿质营养是农作物品质形成的物质基础,而化肥是农作物生产中最主要的矿质营养来源。在无公害农产品生产中,常规施用的化肥主要有以下种类:一是氮肥。包括尿素、碳酸氢铵、硫酸铵、硝酸铵、石灰氮、硝酸铵钙等。二是磷肥。包括过磷酸钙、沉淀磷肥、重过磷酸钙、磷矿粉等。三是钾肥。包括硫酸钾、氯化钾、窑灰钾肥、光卤石、钾镁盐等。四是复合肥。包括除混合肥外的磷酸一铵、磷酸二铵、硝酸磷肥、硝磷铵、硫磷铵、聚磷酸铵、尿磷铵、磷酸二氢钾、硝磷钾等。五是中量元素。包括硫酸镁、氯化镁、含硫的大量元素肥料、含钙的大量元素肥料。六是微量元素肥料。包括氯化锌、硼酸、硼砂、钼酸铵、钼酸钠、硫酸锰、硫酸亚铁等。这些肥料只要达到国际或行业所规定的标准,常规施用时,有毒有害物质如重金属盐类等均不会影响无公害农产品的质量。因此,只要控制氮肥和铜肥的施用量,在无公害农产品生产过程中化肥不仅是可以施用的,而且是必须施用的,因为大多数营养元素的缺乏会使农产品品质下降,而每一种营养元素的缺乏都会影响作物的生长和产量。在《无公害农产品(食品)安全标准》要求的无公害农产品(食品)粮食安全指标中,与施肥有关的指标仅仅是要控制亚硝酸盐和铜的含量,其他如镉、铬、铅等安全指标基本上与施用化肥无关;同样,蔬菜、水果安全指标要求控制的与施用化肥有关的是硝酸盐、亚硝酸盐以及铜的含量;茶叶要控制铜的含量;淡水鱼、鲜蛋、肉类要控制亚硝酸的含量,其他如植物油、蜂蜜、鲜奶、食用菌安全指标涉及的内容也基本与施用化肥无关。国家农业部目前正在大力推广“无公害食品行动计划”,主要是解决蔬菜、水果、茶叶、水产品等农药残留超标和产地环境污染等问题,而不是禁用化肥问题。
三、只要合理施用肥料和农药,就能生产出无公害农产品的误区
合理施用肥料和农药,不一定生产出的农产品就能达到无公害农产品的标准,这是因为农作物的生长环境是农产品能否达到无公害标准的基础,它还会受诸多因素的影响,如大气环境质量恶劣,必然会影响到农产品的质量安全;土壤中的重金属含量超标,或是有机肥不做科学处理,尤其是城市污泥、生活垃圾及规模养殖场畜禽粪便等都是具有较高重金属含量的有机废弃物。动物排泄物中药物残留的影响,如链霉素、土霉素、泰乐菌素、乙烯雌酚等药物在环境中降解速度很慢,有的药物会在食物链各环节密集,长期大量施用这些未经处理的有机肥,会造成土壤中重金属元素和药物的蓄积污染,对作物产生毒害,最终达不到无公害的要求。如果周围环境的污水或灌溉水达不到质量要求,同样可以污染作物,达不到无公害产品的质量标准。因此,只有净化空气和水源,切断污染源,改善土壤环境,科学、合理地使用肥料和农药,才能提高和改善农产品的质量,生产出的农产品才能达到无公害的标准要求。
声明
来源:互联网
本文地址:http://farm.00-net.com/hq/1/2016-08-01/hq_5575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