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价格行情 > 行情资讯

家畜蓝舌病的流行、诊断及防治


6 诊断

6.1初步诊断

依据典型临床症状和病理变化可做出初步诊断,确诊需进一步做实验室诊断。

6.2 实验室诊断

在国际贸易中,指定诊断方法为病原鉴定、琼脂凝胶免疫扩散试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和PCR,替代诊断方法为病毒中和试验。采用鸡胚静脉接种是最敏感、实用的病毒分离方法。蓝舌病病毒分离物可通过免疫荧光试验进行定性鉴定;用病毒中和试验进行定型鉴定。

样品采集:用于病毒分离鉴定宜采全血(每毫升加21U肝素抗凝)、动物病毒血症期的肝、脾、肾、淋巴结、精液(置冷藏容器保存,24 h内送到实验检查处理)及捕获库蠓。

7 预防

血清学阳性畜要定期复检,限制其流动,就地饲养使用,不能留作种用。严防用带毒精液进行人工授精。定期进行药浴驱虫控制和消灭该病的媒介昆虫库蠓,作好牧场的排水工作。

发生该病的地区应扑杀病畜,清除疫源,消灭昆虫媒介,必要时进行预防免疫。用于预防的疫苗有弱毒活疫苗和灭活疫苗等。蓝舌病病毒的多型性和在不同血清型之间无交互免疫性的特点,使免疫接种产生一定困难。首先在免疫接种前应确定当地流行的病毒血清型,选用相应血清型的疫苗才能收到满意的免疫效果。其次在一个地区不只有一个血清型时还应选用二价或多价疫苗,否则,只能用几种不同血清型的单价疫苗相继进行多次免疫接种。

一旦发现该病传人,应采取紧急强制性的控制和扑灭措施,扑杀所有感染动物疫区及受威胁区的动物进行紧急预防接种。加强海关检疫和运输检疫,严禁从有该病的国家或地区引进牛羊或冻精。非疫区一旦传人该病,应立即采取坚决措施,扑杀发病羊群和与其接触过的所有羊群及其他易感动物,并彻底消毒。疫区应防止吸血昆虫叮咬,提倡在高地放牧和驱赶畜群回圈舍过夜。在流行地区可在每年发病季节前1个月接种疫苗;在新发病地区可用疫苗进行紧急接种。目前所用疫苗有弱毒疫苗、灭活疫苗和亚单位疫苗,以弱毒疫苗比较常用,二价或多价疫苗可产生相互干扰作用,因此二价或多价疫苗的免疫效果会受到一定影响。

8治疗

随着分子生物学及免疫学的发展,几种重组已被用于疫苗的研究,如杆状病毒重组表达疫苗、重组痘苗病毒疫苗、重组病毒样颗粒或核心样颗粒疫苗.不过这些重组疫苗在蓝舌病毒的传染防御上,总的来说还是无效的。因此,目前仍未进行大量生产,且尚无有效治疗方法。对病羊应加强营养,精心护理。对症治疗。口腔用清水、食醋或0. 1%的高锰酸钾液冲洗;再用1%~3%硫酸铜、1%~2%明矾或碘甘油,涂糜烂面;或用冰硼散外用治疗。蹄部患病时可先用3%来苏儿洗涤,再用木焦油凡士林(1:1)、碘甘油或土霉素软膏涂拭,以绷带包扎。

该病一旦传人,应按《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规定,采取紧急、强制性的控制和扑灭措施,扑杀所有感染动物。疫区及受威胁区的动物应进行紧急预防接种。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病毒 蓝舌病 免疫 绵羊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