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价格行情 > 行情资讯

松花砚制作工艺[农广天地]


[]松花砚制作工艺(20140103):

砚,俗称砚台。在我国与笔、墨、纸合称为文房四宝。制砚的历史在我国最早可追溯到殷商初期。松花砚的特别之处就要从名字说起:不同于一般的砚台因产地而得名,松花砚是因颜色类似于5月份长白山松林中黄绿色的松花而得名。松花石是产于长白山地区形成于8亿年前的一种特殊的沉积岩摩氏硬度为4-6级。松花砚始于明末、兴盛于清朝。在我国的长白山地区都有分布。主产于吉林省白山、通化、延边等地区,在本期的节目当中,就请观众朋友跟随本片的编导一起去松花砚的原产地江源县来欣赏一下这砚之佳品——松花砚。

相关知识:

实际上松花石的应用历史可追溯到很远的时代。古时,人们的胡子和头发是用剃头刀刮掉的,而能把剃头刀磨的飞快的石头就是松花石。到了满清八骑起事,进犯边关,马踏中原,弯刀逐月,用的磨刀石就是松花石。生活在长白山区的各族先民们,在浑江江岸、通化的山凹中陆续发现了多处松花石的矿床,当时开采的主要目的就是用做磨刀石,流传各地,而并非是专门用于雕制砚台所用,这就是这些地区老坑的数量很多的缘故。

用松花石制砚始于明代末年,推重于清朝,康熙、雍正、乾隆等帝对松花石砚都十分欣赏,康熙帝还封它为“御砚”,一直专供宫廷使用。用松花石加工成松花砚,最早出现在明朝中期,但存世量很少。到了满清入关问鼎天下,松花砚因其特殊的历史渊源得以青睐,成为清朝皇帝的御用物品。但正是由于皇家的专宠,而没有能够把这一上品的砚石发展起,来成为汉族民间普及的文房用具。

长白山是满清的发祥地,被皇家封为禁区,禁止开采渔猎。松花石只能由皇宫的“造办处”单独进入山区采集石料,运回宫中研制成砚,做为御用专品,少量的也用于赏赐给有功的臣子。康乾时期制砚八十余方,以后各代陆续研制了八十余方,当前存世的皇宫御砚有八十余方,都存于故宫两院,以台北居多。

特点

1.仙人洞:

绿色系列,紫色系列以及其伴生系列。

绿色中以深绿为主,有少量的兰绿色;紫色以葡萄紫为主;伴生系列是紫绿色,俗称紫袍绿带。质地细腻,下沙快。

2.独石坑:

主要是绿色系列。

有油青绿,菠菜绿、杨黄绿,鹅黄绿、灰皮绿等。有变化的纹理如腾云驾雾,气象万千。质地柔软,发沙细腻。

3.湖上坑:

绿色系列,黄色系列,稀有色系列。

主要是浅绿的色泽,如杨黄绿、鹦哥绿、豆青绿、瓜皮绿;土黄,栗黄,明黄;尚有稀有白色色系出现。石质适中,下沙快,发沙好,出墨油亮。

4.库仓坡:

青色系列为主。

有瓜皮青、江水青、蛋白青等。石质细腻,温润恬静,纹理分明。发沙性能好。

5.珍珠崖:

青色、褐色系列为主。

褐色系列里有赭石色,栗子色、黑褐色等,常有胆石出现。石质坚硬,滑墨塘,起墨慢。

6.古峡坑:

紫色色系为主,尚有褐色系列出现。

紫色中有葡萄紫、罗兰紫、藕粉紫并伴有紫绿相间的春带彩,以及多色的福禄寿。褐色色系里有栗子色,熟锗色等。石质较软,易雕刻,发墨。

7.两江镇:

绿色色系,杨黄色系,青色色系为主。

多为菠菜绿、灰皮绿,瓜皮青等。原来的老坑已经发掘采集了很久,杨黄的材料被挖掘枯竭,当前的新坑石质含沙量大,多呈现板石状,可雕刻观赏工艺品,多数呈碎石小块。

8.江捞石

漫长的松花江水系里可采撷到江捞石。

其特点不一,多皮层,质地坚硬、细腻,可雕琢成随型砚品,多出奇品。

特色

松花砚色系丰富,变化多端,是其它砚品无可企及的。在现有的四大石质名砚中,端砚是老者,歙砚是婆婆,红丝砚是皇后,而松花砚是王子。

松花砚以绿色为主,尚有其它色系,青春靓丽,健康活泼,具有无限向上的朝气。石质系海泥沉积而成,含细微的石英质物质,起沙快、发沙细、落墨光滑油亮。石质沉稳,内蕴含蓄,粘露凝结,不固不涩是砚石中的上品。

《知音》

扬 眉

引子:世上玩石高手,每每以净水泼石,当看到哪块石头上流下的水呈泪花状时,就知道这块顽石中含有美玉了。

顽石若落泪,

当有玉含芯,

栖于幽谷情未了,

风雨掩萱草。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菠菜 大气 其它 处理
 1 2 3 4 下一页 尾页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