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价格行情 > 行情资讯

农民合作社财务制度痛点,这分析简直是一针见血!


  走进如今的农村,提起“合作社”一词,邻里乡村的群众们是纷纷竖起大拇指点赞:“好、好,合作社带领我们养牛、养羊、种苹果……到了年底还有分红,找到致富的门路了……”

  您别光羡慕人家合作社的红火热闹,咱也得学学合作社的经营管理之道,尤其是这“财务账”。

  合作社的“财务痛”

  合作社的经营过程中,任何人都不敢保证能够轻松避免财务管理问题,对于刚刚入门的农人们来说更为棘手。总结了一下,农民合作社的财务管理中最容易出现以下4种问题:

  “有利来,无利散”

  合作社经营初期盈利性较差,而合作社的社员多是由一些传统农户组成。因此,合作社与社员间便存在一种微妙关系:当农产品销量不好或市场风险较大的时候,农户才会想到加入合作社,形成一种“有利来,无利散”的经营状态,给合作社的财务管理上造成了难题。

  财务机制不完善

  缺乏专职的财务人员,财务机制不健全。在许多农民合作社里,往往是一人身兼数职,既负责生产又管理销售,有的人还得“管管账”,或是找一些兼职人员充当会计角色,缺乏完整的财务管理体系。

  内控制度不健全

  在票据传递、成本稽核、财务审批等重要环节,往往是口头说了算,没有合理的监控制度。经济业务流程缺乏匹配的财务制度与内控措施,造成财务纰漏的发生。

  数据上报不敏感

  有的合作社虽然设立了专职的财务人员,但却不能提供准确的财务数字、财务资料,无法核算各项经济业务,同样会带来各种财务问题。

  核算方法不恰当

  有些合作社为图省事,直接照搬村集体的会计科目,包括帐户的设立、财务报表的编制、盈余的分配、会计核算体系等。 忽略合作社经济业务的独特性,造成很多不恰当、不适应的问题, 反而走了弯路。

  把缺失的制度“捡”起来

  很多合作社发展初期,大多是由乡政府、村委会领办或是依附于一些企业,没有形成独立的经济实体,造成责任不明以及财务制度的缺失。合作社的财务制度若想完善起来,需要采取以下应对措施:

  1、健全财务管理制度:实行钱、帐、物分管,完善财物经手、签收、审批手续,重大支出实行集体决议方式。

  2、提高会计人员素质:设立专职的会计人员,要求他们不仅能正确地处理会计业务,而且要深入生产,按照经济业务的实际要求,完善相应的财务制度.

  3、建立内审、监督制度:合作社要向主管单位及其相应职能部门定期提供财务报表,做到依据一致、数据准确、编报及时。由合作社主管单位对合作社进行审计管理,并对审计结果进行公示,接受群众监督。

  抱团致富固然好,可是,这经营管理方面的条条框框一样都不能少,要想把合作社经营好,各位农人朋友可得把工作做完善了,尤其是在财务管理方面。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缺失 数据 苹果 处理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