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价格行情 > 行情资讯

把握“互联网+”新机遇 为传统农业植入e基因


  “互联网+现代农业”任重道远

  指导意见全面覆盖到农业生产、经营、服务、管理等各个方面,为互联网与农业的深度融合提供了广阔的空间。但也应当认识到,互联网在农业领域的应用还面临着基建、人才、技术等诸多方面的挑战, 全面推进“互联网+现代农业”仍有很长的路要走。

  一是农村互联网基础设施建设仍然有着巨大的提升空间。高速、泛在、安全的网络基础设施是推动“互联网+”的基本前提,离开了农村互联网基础设施建设,“互联网+”现代农业就成为空中楼阁。目前农村地区的互联网基础设施仍然相对薄弱,全国仍有5万多个行政村没有通宽带,拥有计算机的农民家庭比例不足30%,农村互联网普及率不足30%。因此必须继续落实“宽带中国”战略,加大对更广大农村地区的固定、移动网络投入,下大力气弥补数字鸿沟。

  二是对农业互联网复合型人才的需求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互联网+现代农业”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大量人才。但是农村信息化人才匮乏问题长期难以得到有效解决。例如当前很多涉农专业的高校毕业生都不愿意从事农业,更不要说互联网领域的专业人才。同时,广大务农人员由于年龄、知识、思维等方面的原因,不懂、不会互联网。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如何培养更多既熟悉农业生产经营又精通互联网技术的复合型人才,如何加大对基层农民的互联网技能培训,是实践“互联网+现代农业”的重要议题。

  三是农业互联网应用产业化能力需要不断地在实践中加强。互联网应用产业链的完善和成熟是推动“互联网+”在各个领域深入渗透的有力保障。但对于农业领域来说,当前相关应用的研发和集成创新明显不足,技术成果转化率和产业化程度也不高。农业数据资源利用不足、数据分割严重,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技术在农业领域的应用大多停留在试验示范阶段,亟须转化为现实生产力。未来还应加大对ICT企业的引导,扶持更多涉农互联网企业、软件企业发展,加强ICT企业与农业生产主体间的交流合作,加快农业领域互联网应用的产业化推广。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数据 农业生产 土地 产业化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