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价格行情 > 行情资讯

浅析关于松江区推行家庭农场的条件


众所周知家庭农场是一个能放松身心的最佳场所,但是关于建设一个家庭农场需要具备哪些相关的条件了?什么样的家庭农场是比较适合放松白领的生活的呢?

(一)工业化、城镇化快速推进,农村劳动力就业和人地关系发生重大变化

30多年来,松江区经济快速发展,结构发生巨大变化。到2011年,全区三次产业增加值为934. 17亿元,农业增加值为8.08亿元,占比降至0.9%; 二、三产业增加值为926. 09亿元,占比为99. 1%。经济结构的根本转型,带来农村劳动力向二、三产业大量转移。截至201 1年末,全区农村劳动力18.9 万人中,非农就业者为16.2万人,占农村劳动力总量的85. 7%,直接从事农业的农村劳动力仅有5572人,占农村劳动力总量的2. 9%。近年来,城市化进程加快,农村本地户籍人口到城市(镇)居住的比例增加,为缓解人口对农地的长期压力,分离土地承包权与经营权,扩大农业从业者的耕地适度经营规模,提高务农者的土地经营收入创造了条件。

(二)农业机械化程度大幅提升,为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创造物质条件

近年来,为了解决人口和劳动力大量非农后的农业发展问题,全区共组建农机作业服务型农机专业合作社30家。共有农机合作社社员279户,农机驾驶员295人、联合收割机驾驶员216人、大中型拖拉机驾驶员284人,拥有大中型拖拉机328台、“全喂人”收割机60台、“半喂人”收割机138台,实现了水稻生产耕地和收割的机械化,协议服务面积16.1万亩,农机专业合作社的实际覆盖范围已经能够覆盖松江区的全部粮田。农机拥有量的剧增,使农业机械化水平不断提高。第一次农业普查资料表明,1996年松江水稻和二麦的播种面积为69. 24万亩,机收面积为28. 09万亩,占40. 6%;2006年第二 次农业普查数据显示,水稻和二麦的播种面积为19. 33万亩,机收面积为17. 71万亩,占91. 6%0 2011年,全区粮田机耕率和机收率均达到100%,机播率也提高到30 010。农业栽培技术和机械化水平的提高,提高了农业劳动生产率,使拥有2~3个劳动力的农户依靠自身劳动就能耕作150亩左右的农田, 使推行适度规模的家庭农场经营成为可能。

(三)地方财力强劲,反哺农业的能力增强

随着经济高速增长,松江区的地方财力也持续增强。2007年,松江区三次产业增加值为642. 11亿元,财政总收入达到159. 56亿元,其中,地方财政收入为53. 99亿元。2011年,松江区三次产业增加值超过900亿元,财政总收入达到255. 50亿元,地方财政收入达到85. 86亿元。地方财力的不断增强, 提高了政府反哺农业的能力,补贴农业生产不再捉襟见肘,为发展粮食家庭农场提供了强有力的资金保障。

为了发展粮食家庭农场,松江区将财政种粮直接补贴、农资综合补贴、良种卒h贴和农机具购置补贴发放到粮食家庭农场,提高“四补贴”对粮食生产者的激励。此外,松江区政府在试行粮食家庭农场时,还对粮食种植规模在100 N150亩的家庭农场给予200元/亩的流转补贴,对具备较强生产经营与管理能力的家庭农场放宽到200亩。区财政还按2000元/亩出资建设高标准农田,承担了3.5元/亩的农业保险费用。为了促进家庭农场健康、可持续发展. 201 1年起,松江区政府改进土地补贴方式,将原来的200元/亩土地流转费补贴改为100元/亩继续用于土地流转补贴,另外100元/亩作为生产管理考核性j}p贴,根据茬口安排、外围沟管理、秸秆还田、夏熟作物生产管理、水稻生产管理、向区国有粮库交售稻谷等6项内容进行打分考核。减轻家庭农场对补贴的依赖,提高补贴对家庭农场的经营约束力。

(四)构建完善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为农业规模经营提供全程服务

松江区围绕粮食家庭农场的生产服务需求,充实完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形成了产前、产中、产后依托社会化服务体系的生产经营格局。一是加强农资供应服务。建立农资超市门店14家,为家庭农场提供防治农药统一到村送户服务。种子、农药、肥料等农资直接配送到家庭农场。配送的种子为区主推优质品种,水稻种子由供种企业免费送到家庭农场,不收种子费。配送的农药为区植保部门防治推荐用农药,家庭农场支付农资超市农药款,农资超市免费运送农药给家庭农场。配送的肥料必须符合国家肥料质量标准,化肥价格以当时市场价为准,有机肥等政府补贴肥料以市农委指导价执行,各种肥料免费运送到家庭农场。二是农技服务。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水稻 粮食 种子 土地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