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价格行情 > 行情资讯

不同秸秆还田量处理下土壤养分效果对比


秸秆还田是项技术活,用量和还田方式都有讲究。相关研究者对油菜、水稻、小麦轮作制度区为样本,进行秸秆不同还田量效果对比实验,为农民实践提供参考。

肥东县油菜田

水稻—小麦—水稻—油菜—水稻种植制度

试验在安徽省肥东县进行,土壤为下蜀黄土母质发育的粘盘黄褐土,时间是2008-2010年。试验期间田间种植制为水稻—小麦—水稻—油菜—水稻。

实验分为不覆盖秸秆(CK)、油菜秸秆半量覆盖(RS1)、油菜秸秆全量覆盖(RS2)、小麦秸秆半量覆盖(WS1)和小麦秸秆全量覆盖(WS2)几种处理模式。旱季作物种植时,上述秸秆处理全部为等量水稻秸秆覆盖。水稻秸秆全量还田量约为7 500千克/公顷,半量还田量约为3 750千克/公顷;小麦秸秆全量还田量约为6 000千克/公顷,半量还田量约为3 000千克/公顷;油菜秸秆全量还田量约为4 500千克/公顷,半量还田量约为2 250千克/公顷。将作物秸秆剪切至15~20厘米,在水稻、油菜移栽后及小麦播种出苗前以覆盖还田的方式将其均匀撒施于各个小区。

油菜秸秆

覆盖秸秆用量对提高土壤含水量成正相关

对土壤容重的影响。施用秸秆后可以显著降低0~5厘米土层的容重,而5~15厘米、15~25厘米土层容重基本不受秸秆覆盖的影响。连续5季秸秆覆盖还田后,不施秸秆处理0~5厘米土层的土壤容重为1. 40克/厘米³,半量秸秆覆盖处理RS1和WS1表土层容重降低到1.32和1.29克/厘米³,降低幅度为5.71%、7.85%;全量秸秆覆盖处理RS2和WS2表土层容重降低到1. 28克/厘米³和1.27克/厘米³,降低幅度分别为8. 57%、9.29%。

秸秆覆盖处理的土壤含水量均较未施秸秆处理的含水量高。0~5厘米土层,半量秸秆覆盖处理RS1和WS1较CK处理土壤含水量增加了6.18%、6.37%,全量秸秆覆盖处理RS2和WS2较CK处理土壤含水量增加了10.73%、11.66%; 5~15厘米土层,半量秸秆覆盖处理RS1和WS1较CK处理土壤含水量增加了12.16%、9.37%,全量秸秆覆盖处理RS2和WS2较CK处理土壤含水量增加了17.82%、19.13%; 15~25厘米土层含水量受秸秆覆盖影响较小。表明秸秆覆盖的效应不仅在土壤表层,而且在表层以下一定深度土层的含水量也有明显增加,增加覆盖秸秆用量对土壤含水量的提高有明显的正效应。

油菜秸秆全量覆盖处理有机质含量最高

整个耕层土壤(0~25厘米)以油菜秸秆全量覆盖处理(RS2)有机质含量最高,其次为小麦秸秆全量覆盖处理(WS2)。至第五季水稻收获后,处理RS2、WS2有机质含量分别比对照增加了6.27%和5.78%,差异显著。表层土壤(0~5厘米)有机质增加幅度最大,第四季油菜、第五季水稻收获后秸秆覆盖处理有机质含量增幅分别达到了5.3826~7.11%和6.08%~7.53%,与对照间差异均达到显著水平。

秸秆覆盖对表层土壤(0~5厘米)土壤速效养分含量影响非常明显。油菜秸秆全量覆盖处理( RS2)的碱解氮、速效磷和速效钾含量最高,小麦秸秆全量覆盖处理( WS2)次之。 第五季水稻收获后,秸秆覆盖处理速效钾含量的增幅达到7.64%~15.33%,高于相应处理的速效磷(7.52%~10.03%) 和碱解氮(7.30%~8.74%)的增加幅度。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处理 油菜 水稻 小麦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