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价格行情 > 行情资讯

浅析水对草地灌溉的含义及其要求


水的含义

水是草地牧草生长发育的最基本条件之一。水对生物来说, 既是组成成分,又是环境要素。调节草地水分,不仅关系到牧草的生长发育,而且也关系到草地的开发和有效利用,甚至关系到人、 畜的饮水问题。草地灌溉是为满足植物对水的生理需要,提高牧草产量的重要措施。植物体的一切生命活动都是在水的参与下进行的,水是植物体的主要组成部分。

植物通过蒸腾作用,保证了养料的吸收和输送,保证了植物体同化作用、异化作用、生化作用等新陈代谢作用的正常进行。很多试验证明,多年生牧草每制造1g干物质,需消耗600~700ml水。当然,不同的植物种类或同一植物不同生长期需水量是不同的。草地灌溉、调节草地水分不仅有它的生理学意义,更重要的是草地水分的生产意义。

草地牧草的生产,很大程度上决定于水分的供应情况。若草地供水不足,有机物就不能充分分解,矿物质营养难以溶解利用,就是有肥,也因供水不足而难以充分吸收利用。另外,调节草地供水,还是扩大草地可利用面积和改良退化草地的有效途径。

天然降水在各地区、不同季节分布不均,降水的年变幅大,降水量和降水时间都不可能完全符合植物生长发育的需要。特别是干旱地区,降水少,蒸发量大,而且往往在植物生长发育最需水的季节缺乏水分,因此草地灌溉更具有特殊的意义,可以弥补依赖天然降水的不足。综合起来,草地灌溉在草地生产上体现了如下好处:①能适时适量地满足牧草对水分的需要,保证了草地高产、稳产。②改善草群组成,提高牧草质量。③改善了土壤的理化性质, 增加了土壤肥力,促进牧草对土壤养分的吸收。④改善了草地局部气候条件,延长了牧草的青绿时间。

牧区草地灌溉与排水工程建设应坚持因地制宜、经济合理、运行可靠、节约用水和水资源优化配置的原则,积极引进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在具备雨洪资源或地表水较丰富的地区,可选择地势开阔、地形平坦的天然草地发展灌溉。

 

灌溉对水质的要求

草地灌溉对牧草生长发育的影响,不仅表现在灌溉量上,也表现在水质上。水质主要包括溶解于水中的各种盐类、温度及所含泥沙、有机物等3方面。灌溉水中含有过多的可溶性盐类时,不仅破坏牧草的生理过程,影响牧草的生长发育,而且会导致土壤盐碱化,恶化草地的生态环境。由于水中含盐量过多,提高了土壤溶液的渗透压,使植物吸水困难。同时,土壤中含有各种盐类,往往以一种为主,形成不平衡溶液,对植物发生毒害作用。由于植物和盐分之间的关系很复杂,在不同条件下,植物受害程度有很大差异。

中含盐量不同,含盐种类不同,对植物的危害程度不同。不同种类植物对盐分含量的多少反应也不一样。我们把水中所含离子、 分子和各种化合物的总量称为矿化度,以g/L为单位。矿化度的大小是衡量水质是否适宜灌溉的指标。灌溉用水的允许矿化度应小于1.7g/L,若矿化度为1.7~3g/L,则必须对盐类进行具体分析,以判断是否适于灌溉。矿化度大于5g/L的水,不能用于灌溉。

这种标准,应根据各地区的条件区别对待。易透水和易排水的草地,也可使用矿化度稍高的水;相反,矿化度就应降低。由于不同盐类溶液的渗透压不同,同一浓度的盐分,使植物受害程度也不一样。在盐类成分中,以钠盐类危害最大。水中的盐类也不都是对植物有害。如碳酸钙、碳酸镁、硫酸钙均无害;而且硝态氮和磷酸盐还是一种肥料,用于灌溉有明显的增产效果,这种水也叫肥水。水温对植物的生长发育也有显著的影响,灌溉的水温应与草地土壤温度接近,才适宜植物生长。水温过低或过高,都会损伤植物,应以迂回灌溉或设晒水池等方法提高水温,一般水温在15℃~ 20℃为好,不宜高于37℃。水中泥沙过多,妨碍输水,灌溉后覆盖牧草,形成胶泥层,干裂时破坏牧草根系和再生。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降水 排水 渗透压 生长期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