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价格行情 > 行情资讯

安徽蚌埠:如何迈进现代生态农业之路?


蔚蓝天空下涌动着金色麦浪,收获的味道随着暖风扑面而来。作为国家级示范社,安徽省蚌埠市的盛世兴农合作社可谓现代生态农业发展中的一个缩影。全市以现代生态农业产业化为抓手,聚焦规模化、组织化、绿色化、设施化、链条化,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着力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和农产品市场竞争力,全力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力争走出一条产出高效、产品安全、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现代农业发展之路。

由增产到增效绿色生产理念深入人心

合作社是良田、良种、良法、良制‘四良并进’,从去年以来开展粮食绿色增产模式攻关,减肥减药节水,增产增收增效。全乡已经做了发展旱改水的5年规划。以前小麦、玉米的种植方式占99%,现在玉米不挣钱,水稻的亩均效益要比玉米高一倍。怀远县10万亩小麦高产攻关示范片的核心区就在徐圩乡。作为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怀远全面开展粮食绿色增产模式攻关,支持绿色增产技术推广,力促化肥利用率和农药利用率分别提高1个百分点,不断提高粮食品质和质量安全水平,并深入开展小麦高产攻关、水稻产业提升、玉米振兴计划等粮食“三大行动”。

绿色增产首先是理念的改变。蚌埠全市把“绿色”内涵和要求贯穿于粮食增产模式攻关示范行动全过程,突出良种良法配套、农机农艺融合,高度重视安全投入品使用和物理技术、生物技术、信息技术的综合运用,达到节本与增效同步。

来自相关单位的信息显示,目前,全市建立小麦、玉米、水稻绿色增产模式攻关示范面积90万亩,测土配方施肥技术覆盖率达95%,化肥使用量同比下降6.2%,化学农药使用量同比下降7.8%。全市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稳步提高。去年,全市实现粮食总产286.6万吨,同比增长4.02%,增幅居全省第二。既要绿色增产,更要绿色增效。全市开展品牌建设示范行动,按照农业标准化、品牌化和产业化的理念,大力发展无公害农产品,加快发展绿色食品,因地制宜发展农产品地理标志和有机农产品。以怀远县的80万亩糯稻为核心,蚌埠正力推自己的品牌粮食县走向全国。

科技创新催生秸秆循环利用

麦收时节又至,禁烧秸秆的宣传车正穿梭在各麦区的乡村。蚌埠市鼓励科技创新,研究推广了秸秆利用的不同模式,让秸秆有去处,而不是一烧了之。某公司经过3年研发,他们开发出能完全腐解作物秸秆的有机物料腐熟剂,通过了省级科技成果鉴定,并获得农业部有机物料腐熟剂登记证。去年,在怀远县建立了两个小麦秸秆肥料化利用示范基地,共投入300多万元,处理秸秆7000多吨。蚌埠市农林委成立了秸秆综合利用工作领导小组,强力推进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去年,在全面落实中央农机购置补贴的基础上,全市加大对大马力拖拉机和秸秆粉碎机、打捆机等配套秸秆还田与离田专业机具叠加补贴力度,主推以全量粉碎还田为主,辅以能源化、饲料化、肥料化、原料化、基料化的“一主五辅”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模式。2015年,全市350万吨各类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率达到85%以上,其中还田利用达65%以上。

一二三产业融合生态农业系统让乡村更美

以市场需求为导向,调优、调高、调精农业产业,推进种养结合、农牧结合、一二三产业融合,大力推进生态循环农业建设,是蚌埠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内容。位于五河县的现代牧业蚌埠牧场占地面积3500亩,存栏奶牛4万头,日加工液态奶能力达600吨。现代牧业着眼于未来产业的发展趋势,在五河县展开了种养加一体化、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试点。据现代牧业相关人员介绍,秉持环保理念,蚌埠牧场建设了36.8万立方米的粪污处理沼气池设施。通过沼气发电系统,综合利用沼液、沼渣,并以沼气技术为纽带,将沼气、养殖和种植技术进行优化组合,形成无污染的可持续发展的生态农业系统。

牧场周围一望无际的绿色牧草,让人们以为置身于塞外风吹草低见牛羊的大草原,10万亩苜蓿保证了蚌埠牧场的饲草需求,牧场项目还带动了周边近5000户农户的5万亩青贮种植,每年亩均增收150元以上。五河县朱顶镇大柳村的青贮种植大户柳法忠,今年自己花10万元在地里立起了沼液罐。五河县小溪镇的小溪互利合作社索性购置了价格不菲的青贮收割机,决心长期与现代牧业合作。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粮食 玉米 小麦 综合利用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