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价格行情 > 行情资讯

分析牧草品种混杂退化及其防治方法


(一)混杂退化的含义

品种是一个人工生物群,经过强烈的人工选择后许多性状已不符合植物自身的利益。所以,区分品种的进化和退化要看经济性状的变化发展是否有利于人类的经济目的。一个优良的牧草品种在生产上种植几年之后,往往由于种种原因发生混杂退化,丧失了其典型性,种性变劣,以至产量下降,品质变劣。

品种混杂是指品种内掺有非本品种的个体,或指同一牧草种的不同品种种子混杂在一起,甚至不同牧草种的种子混杂在一起, 这些个体如果有选择上的优势,就会在本品种内快速繁殖蔓延,降低品种的使用价值。

品种退化是指品种内的某些经济性状变劣,生活力下降,抗病抗逆能力减退,并产生不利于人类的变异类型,这些个体与品种原有的典型个体不一样了。品种退化始于品种内个别植株,但由于这些植株适应生物本身的生存发展,对自然选择有利,从而发展到整个品种中,使其经济性状变劣,生产利用价值降低。

混杂和退化虽有区别,但又互相联系。若一个牧草良种混杂了,就有可能引起天然杂交,后代出现分离,经济性状下降,这就是退化。由于分离出现的多种类型,导致良种不纯,即为混杂。品种纯度主要是用田间杂株率来计算的。品种混杂退化是品种纯度下降的主要原因。从理论上讲,品种发生不利予人类的变异统称“品种退化”。但在具体生产实践中有些问题很难处理。一是由于品种的大部分经济性状是受多基因控制的数量性状,易受环境影响, 表现出连续的变异,由遗传和环境两方面决定,难以区分;二是大多数牧草品种本身就是一个异质的群体,个体间差异本来就比较大;三是牧草品种多用综合品种,由优良单株及其无性系、品种或自交系综合而成,亲本数较多,因此对基因型的优劣作出准确的鉴别和选择是比较困难的,要经过严格的科学研究,不能单凭经验。

(二)牧草种子田杂株率的调查

杂株率描述的是牧草种子田中其他杂株的具体情况和混杂程度。正确选择田间杂株率测定的时期,就能正确反映田间的混杂状况。确定测定时期的主要原则是选择能够表现该种子田内杂株出现的时期。一般在生长季内不应少于2次,即春、秋季各1次。 测定方法主要有目测法和分析法。

1.目测法 多用于大田生产中,是比较简便而迅速获得结果的一种调查方法。共分4级:一级(个别感染),田间只发现个别的杂株;二级(轻度感染),杂株的数量显著少于本品种牧草的数量, 牧草生长占优势;三级(重度感染),杂株数量多,但不超过本品种牧草的数量,牧草生长仍然占优势;四级(严重感染),杂株数量多于本品种牧草的数量或相等。在田间着手调查时,先将要测定的种子田根据面积大小划分为几个调查区,分区进行调查。测定时沿测区对角线进行,将所见的各种杂株记入表5-2、表5-3内,并根据杂株率等级标准给予评定。由于在同一测区内,各类杂株混杂程度不一致,应在全面了解测区内杂株分布和危害程度的基础上评定总的等级,总等级不应低于测区内任何杂株的最大等级。

2.分析法 分析法包括计数法、计数计量法和覆盖度法。

(1)计数法 首先测定单位面积上杂株的株数和牧草的株数, 调查总株数为杂株的株数和牧草株数之和,然后计算出杂株率。公式如下:

 

杂株率(%)=杂株数÷调查总株数×100

 

分布于牧草种子田的杂株分级如下:

Ⅰ级(轻度感染),混杂度小于5%;

Ⅱ级(二级轻感染),混杂度为5%~20%;

Ⅲ级(一级重感染),混杂度为25%~40%;

Ⅳ级(二级重感染),混杂度为40%~50%;

Ⅴ级(极重感染),混杂度大于50%。

2.计数计量法 是以杂株数及干重来表明混杂度的。在正确选点的情况下,此法所得结果较为客观,并有具体数据说明混杂度,但工作量较大。用此法测定杂株率时,也要将种子田分成若干区,各区配记录表一份,测定之前概括了解测区杂株分布和组成情况,然后再选测点。测点要有代表性,在生产条件下一般每公顷最少选2个点。实验地每300mz应选1~2个点,重复6次。测点的多少视田间具体情况而定,如杂株分布均匀,土地平整,可少选点; 反之应多选。测点选好后开始测定,将0. 25~1m2的样方框放在测点上,然后数出样方框内牧草株数,计入表内,再将杂株连根拔起,在根颈处切断,按类型分别计算株数,填入表5-4内。将同类型的植株捆成一束,挂上标签,注明测区、测点号和测定日期。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品种 覆盖度 种子 样方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