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消毒不全面
一般情况下对鸡的消毒方法有3种,即带鸡(喷雾)消毒、饮水消毒和环境消毒。这3种消毒方法可分别切断不同病原的传播途径,相互不能代替。带鸡消毒可杀灭空气中、禽体表、地面及屋顶墙壁等处的病原体,对预防鸡呼吸道疾病很有意义,还具有降低舍内氨气浓度和防暑降温的作用;饮水消毒可杀灭鸡饮用水中的病原体并净化肠道,对预防鸡肠道病很有意义;环境消毒包括对禽场地面、门口过道及运输车(料车、粪车)等的消毒。很多养殖户认为,经常给鸡饮消毒液,鸡就不会得病。这是错误的认识,饮水消毒操作方法科学合理,可减少鸡肠道病的发生,但对呼吸道疾病无预防作用,必须通过带鸡消毒来实现。因此,只有用上述3种方法共同给鸡消毒,才能达到消毒目的。
二、消毒不勤
1.带鸡消毒。育雏期一般第三周以后才可带鸡消毒,每2~3天消毒1次;育成期宜4~5天消毒1次;产蛋期宜1周消毒1次;发生疫情时每天消毒1次。疫苗接种前后2~3天不可带鸡消毒。
2.饮水消毒。育雏期最好第三周以后开始饮水消毒。饮水消毒可防止通过饮水传播疾病。这样的消毒一般使用卤素类消毒液,如漂白粉、氯制剂等,使用氯制剂时,应使有效氯浓度达3ppm,或按消毒液说明书上要求的饮水消毒的浓度比的上限来配制,这样浓度的消毒水可连续饮用。还可净化肠道,一般每周饮1~2次,每次2~3小时即可,浓度按照消毒液说明书上要求的饮水消毒的浓度比的下限来配制。防疫前后3天、防疫当天(共7天)及用药时,不可进行饮水消毒。
三、消毒液选择不当
1.消毒液过于单一。同一批鸡应交替使用2~3种消毒液。注意:应选择不同成分而不是不同商品名的消毒液。
2.消毒液无针对性。在病毒多发的季节或鸡生长阶段(如冬春、肉鸡30日龄以后)应多用含碘、含溴的消毒液,而细菌病高发时(如夏季、肉鸡30日龄以前)应多用含双链季铵盐类的消毒液。
四、忽视影响消毒的因素
1.温度。一般,消毒液温度高,消毒效果可加大。实验证明,消毒液温度每提高10℃,杀菌效力增加1倍,但配制消毒液的水温不超过45℃为好。另外,在熏蒸消毒时,需将舍温提高到20℃以上,才有较好的效果(舍温低于16℃时无效)。
2.湿度。很多消毒措施对湿度的要求较高,如熏蒸消毒时需将舍内湿度提高到60%~70%,才有效果;生石灰单独用于消毒是无效的,须洒上水或制成石灰乳等。
3.污物或有机物质。污物或残料灰尘、残料(如蛋白质)等都会影响消毒液的消毒效果,尤其在进雏前消毒育雏用具时,一定要先清洗再消毒,不能清洗消毒一步完成。
4.消毒液的浓度和剂量。消毒液浓度并不是越高越好,浓度过高一是浪费,二会腐蚀设备,三还可能对鸡造成危害。另外,有些消毒药浓度过高反而会使消毒效果下降,如酒精在75%时消毒效果最好。消毒液用量方面,在喷雾消毒时按每立方米空间30毫升为宜,一般应灵活掌握,在鸡群发病、育雏前期、温暖天气等情况下应适当加大用量,而天气冷、肉鸡育雏后期用量应减少。
声明
来源:互联网
本文地址:http://farm.00-net.com/hq/1/2016-07-22/hq_4324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