灰霉病是保护地和露地韭菜生产中最主要的病害,冬春季发生非常普遍,近期部分棚室该病发生较重,应注意防治。
该病主要危害韭菜叶片,比较典型的症状包括白点、干尖和湿腐等。田间多见两种危害类型,一种是在叶尖生成白色或浅褐色斑点,逐渐向下发展,后期病斑融合形成大片枯死斑,导致部分叶片干枯,潮湿时枯叶表面密生灰色霉层;另一种是从刀口割茬处向下腐烂,初呈水浸状,渐生褐色轮纹,病斑扩散后多呈半圆形至“V”形,表面密生灰色霉层,严重时腐烂。低温、高湿、寡照是韭菜灰霉病发生的重要条件。一般自11月下旬开始发病,随着温度降低,病情呈逐渐加重趋势,1—2月份进入发病高峰,危害期长达5——6个月。
防控韭菜灰霉病,应掌握以下五个技术要点。
1. 做好源头控制。每次收割韭菜后,在未萌新芽时,可用臭氧或广谱性杀菌剂对棚室熏蒸消毒。
2. 加强水肥调控。温室韭菜宜采取小水勤浇的方式,以利于提高地温。每次收割后进行2——3次浅中耕培土,以降低棚内湿度。有机肥一定要腐熟,同时谨防氮肥过量。适量增施磷钾肥,以利于提高韭菜品质,增强抗病抗逆能力。
3. 强化棚室管理。选用保温和透光性好、具有无滴防雾效果的优质棚膜。棚室管理以保温、防寒、排湿为主,促使韭菜快速生长,缩短每茬生长期。棚温夜间保持在8——15℃,白天控制在18——24℃,避免昼夜温差过大造成叶面结露而利于发病。棚内相对湿度控制在80%以下,白天湿度过大时加强通风。
4. 适期收割。当韭菜叶片有轻微病症或市场需求旺盛时可及早收割。
5. 合理使用杀菌剂。发病初期可选用施佳乐400克/升嘧霉胺悬浮剂800——1200倍液,或50%异菌脲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或50%腐霉利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等喷雾。保护地韭菜还可以每亩用10%腐霉利烟剂或45%百菌清烟剂200——250克熏烟。喷药、熏烟最好交替进行。喷药宜选在棚内湿度较低时进行,重点喷新叶及周围土壤,棚内支柱、墙体等被病菌污染的地方也要喷到。
声明
来源:互联网
本文地址:http://farm.00-net.com/hq/1/2016-07-22/hq_4149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