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茄晚疫病,又称番茄疫病,也称黑杆病,是一种流行性强,破坏性很大的病害。因病害属低温高湿型病害,白天20~22℃,夜晚10℃以上,空气湿度80%以上即可成功侵染,故在温棚内极易发生,是温棚番茄生产主要病害之一。该病一般年份发病率在25%左右,流行时可达100%,造成减产20%~30%,个别减产60%~80%,严重时甚至绝收。有些地方由于多年连作,管理不到位,对该病不能及早诊断,防治措施滞后,使该病流行,危害严重,成为温棚番茄生产的一大障碍。
症状识别
番茄晚疫病主要危害叶片、叶柄、茎和果实,以叶片和果实受害最重。
幼苗期发病,叶片出现暗绿色水浸状病斑,干湿交替时叶背可长出白色霉层,叶腋处病斑呈黑褐色常造成幼苗萎焉倒伏。
成株期发病,叶片受害一般从植株下部叶片的叶尖或边缘开始。初期病斑暗绿色,呈水浸状不规则形,病健交界处没有明显的界限。潮湿时病斑扩展很快,叶子背面的病健交界处可长出一层白色疏松的霉状物,病斑变为褐色,湿气持续,病斑继续扩展,可使整个叶片霉烂;湿气消失,病斑变为褐色干枯。
茎部受害,开始呈暗绿色,后变为黑褐色长条状稍凹陷的病斑,严重者病斑环绕全茎,可从病斑处折断,造成部分茎叶枯死,潮湿时病斑处可长出白色霉层。
果实受害,多在果实着色前,从青果近果柄处的果面开始发病,病斑灰绿色,呈不规则形水浸状,逐渐向四周蔓延,后期逐渐变为褐色至深褐色,果肉为黑褐色,质硬。潮湿时病斑表面也产生白霉。
无公害综合防治措施
选用抗病品种
国内品种如:洛阳92-18、洛阳97-1-6、中蔬4号、中蔬6号、佳红2号、春雷2号等,国外品种如:弗洛雷德,尼加勒、荷兰六号、鲜明、鲜宝、若宝、以189等。
减少菌源
种子、苗床消毒:播种前将种子浸在52℃温水中30min,捞出放在冷水中浸3~4h,然后催芽播种。苗床采用未种过菜、无病菌污染菜地或消毒后菜地育苗。
合事轮作:与非茄科蔬菜实行3年以上轮作,减少病源菌积累,温棚生产可与瓜类、叶菜类、豆科蔬菜等轮作。温棚附近尽可能避免种植马铃薯。
温棚消毒:番茄定植前,密闭温棚,每667平方米用硫磺3Kg加6Kg木屑,分10堆点燃熏蒸一夜,后打开棚膜放风3~5d,或利用晴天密闭温棚,高温闷棚3~4d,再定植。
清洁田园:及时剪除病叶、病果、病株,带出田外烧毁或深埋。番茄收获后彻底清除病株及残体。
科学管理
栽培管理上保持植株健壮生长,减少不利环境条件出现。
注意苗期预防,培育壮苗:播种时于苗床撒盖药土,按每平方米苗床面积用75%百菌清或80%乙磷铝可湿性粉剂或50%疫病A可湿粉剂4~5g兑细土4~5Kg拌成的药土,1/3撒于苗床面上,2/3播后盖子种子上面。苗期结合围细土护苗撒施药土。每平方米苗床用72%霜疫清或50%疫病A可湿粉剂4~5g兑细土4~5Kg拌成的药土撒施,再围细土护苗。育苗的苗床土壤要肥沃,便于管理,利于苗期健壮生长。
肥水管理:应重视施腐熟的优质有机肥或平衡施肥,增施磷钾肥,避免偏施氮肥,注意追施微肥、生物肥、保持植株正常营养供应,健壮生长,以提高植物的抗病抗逆能力。特别是果实生长成熟期,应注意肥水管理,具体可以第一穗果采收后,结合追肥,叶面喷施“永富”复合氨基酸液肥、多得2000稀土纯营养剂、活力素、克旱寒、植保素、爱多收、叶面宝、喷施宝等叶面肥料,促进植株壮旺生长,增强抗病件。
根据品种、气候、温室条件、果实上市时间,合理安排定植时间,保持适宜种植密度。棚膜采用无滴膜,温棚内要排灌方便,土壤肥沃。半高垄地膜覆盖栽培,膜下暗沟浇水或滴灌,降低棚室湿度。
及时整枝、打杈、吊蔓,避免植株过于繁茂影响通风透光,摘除植株下部病老叶,以改善通风透光条件。
加强通风排湿:在保持番茄生长适宜温度同时,加强通风,保持温棚相对湿度不越过75%,特别是春秋季阴雨天气,在保证番茄生长温度下,利用中午适当增加通风,降低空气湿度。
声明
来源:互联网
本文地址:http://farm.00-net.com/zz/shucai/10/2008-12-12/6123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