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发生为害特点、防治指标和适期
1、柑橘全爪螨(又名红蜘蛛):主要为害叶、枝和果实。受害叶片正面和果实表面,出现苍白色斑点。当每叶(果)上有虫、卵5--10头(粒)时是重点防治适期。
2、柑桔锈螨(又名锈壁虱),以成、若螨刺吸果实、叶片及嫩梢汁液。果实受害后变为黑褐色,俗称“黑皮果”,并满布龟裂网状细纹,果形变小,品质变劣,大大降低果品产量和质量。叶片受害,色泽变锈褐色,并常引致落叶,影响树势,为柑桔生产的重要害虫。有明显的世代重叠现象,一般为孤雌繁殖。夏季高温干旱有利于发生。每当叶、果上有虫2--3头时或见灰色露状物时,是重点防治适期。
3、柑桔潜叶蛾:是为害柑桔叶片的主要害虫之一。一年发生10多代,以每年7-8月间嫩梢抽发盛期危害最烈,尤以秋梢危害最重。不同地区发生早迟亦有差异。成虫喜产卵于长度1-4厘米之间的叶片,幼虫孵化后,即由卵壳底面潜入叶片表皮下,开始取食,用口器掀起叶面表皮,取食细胞汁液,蜿蜒前进,做成弯曲的银白色隧道。被害叶片常卷缩,易于脱落,并容易诱发溃疡病及提供其它害虫的栖息或越冬场所。受害叶片上有许多银白色虫道。夏、秋梢萌发期是重点防治期。即放梢后7--10天,当嫩梢有虫或卵的叶率达20%时为防治适期。
4、柑橘蚧类害虫:是柑桔上发生种类最多的害虫,该类害虫繁殖力强,产卵量多,数百粒至千余粒,孵化期不整齐,前后约需1个多月,这给防治上带来了很大困难。孵化后的幼蚧爬到合适位置后,便把口器插入植株组织,开始吸汁为害,同时分泌蜡质或介壳固定下来,不再移动。蚧类害虫能为害叶片、枝干、果实和根系,叶片被害失去叶绿素,果实被害后果面斑斑,枝干被害表皮粗糙,甚至枯死。7-8月份为大多蚧类害虫2、3代发生期,并向果实迁移,直接影响果实外观品质,降低经济效益。当每叶(果)有成蚧1头时,在若虫盛期尤其是1龄盛期是重点防治适期。
二、防治策略
下半年是柑桔定果、壮果、秋梢抽发及果实成熟期,在防治策略上重点是保苗保梢,在防治上重点是实施综合防治技术,注意保护桔园生态环境。引放、保护天敌,充分发挥自然控制作用。对潜叶蛾实施抹芽控梢,在药剂防治技术上,要做到科学用药,针对桔园病虫发生情况,在测报的基础上对少数盾蚧、食叶性鳞翅目害虫使用选择性药剂。采取混合用药技术,科学进行不同药剂品种组配,做到一次喷药兼治多种病虫。
三、药剂防治技术
1、防治红蜘蛛、锈壁虱。以生物防治为核心,实地测报为依据,合理使用农药防治。在果园建立稳定的天敌群落是防治柑桔锈壁虱、红蜘蛛的根本性措施。多种瓢虫、捕食螨是锈壁虱、红蜘蛛的重要捕食性天敌,多毛菌是锈壁虱、红蜘蛛重要的寄生性天敌。在实地调查测报的基础上合理使用化学防治。当每叶或每果虫数达到5―10头时,应立即喷药防治。药剂可选用73%灭螨净乳油3000倍,15%杀螨特乳油2000―3000倍,25%清螨丹可湿性粉剂1500―2000倍。同时,锈螨为害严重的柑桔园,在抽梢期间加强水肥管理,喷施叶面追肥,能促进叶片转绿,增强树势,提高植株的抗虫力。
2、柑桔潜叶蛾。防治上应控制肥水,使整齐抽梢,以割断潜叶蛾的食物链,避开盛发期。化学防治是防治潜叶蛾为害的主要手段。当大部分新梢长2-3厘米时,即开始喷药,每隔一周喷1次,连续2-3次。药剂可选用:20%好年冬乳油2000-3000倍液;24%万灵水剂或5%卡死克乳油或5%抑太宝乳油1000-1500倍液;1.8%虫螨杀星乳油5000-8000倍;2.5%天王星乳油4000-5000倍液等。
3、防治蚧类害虫。喷药应掌握在幼蚧期,此时蜡质很少,活动性大,最易着药。每隔10-15天喷1次药,连续2-3次。可选用药剂有:40%速扑杀(杀扑磷)乳油、25%伏虱乐可湿性粉剂、20%蚧杀手乳油、25%扑虱灵(优乐得)可湿性粉剂1000-1500倍液;或使用150-200倍液矿油乳剂与上述农药混用,可增加渗透力,提高杀蚧效果。
四、其他防治技术
1、放梢要整齐。可以通过肥水控梢、人工抹除零星新梢来减少防治潜叶蛾次数。
2、加强肥水管理。7月是果实生长进入定果期,要防止缺肥缺水。
3、防日晒。下半年太阳光照强烈,果园容易缺水,果实容易得日灼病。果园要注意覆盖保水,有条件的可在中午前后喷水,以防止日灼病。
声明
来源:互联网
本文地址:http://farm.00-net.com/zz/sg/6/2010-08-18/8222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