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种植技术 > 水果种植技术 > 杏种植技术

鲜食杏的优质丰产栽培技术




4.2.2带状整地

对于土壤粘重且设计株距较小(小于3米)的杏园,可采取带状整地方式。设定植行挖宽、深各0.8-1m的沟槽,将表土与心土分开堆放,于沟槽内填入30-40cm厚作物秸秆,然后每亩施5000千克腐熟的农家肥与表土拌匀,回填沟槽内,再用表土填成30cm高垄。

4.2.3穴状整地

在土壤粘性不重园地,可采用穴状整地,在定植点上挖长、宽、深各0.8-1m的大穴,将表土与心土分开堆放。穴内埋植30-40cm厚作物秸秆,栽前一个月左右穴内回填表土与有机肥,每穴施50千克腐熟的厩肥或堆肥或30-40千克腐熟的猪粪或30千克左右腐熟的鸡粪,缺磷钾土壤要适量施入磷钾肥与表土混匀填入穴内,填至高出地面10cm,再覆表土高出地面30cm呈馒头状。

4.3品种选择

新建杏园时,要选早果、丰产、抗性强、果实综合性状优良的新优品种。一个商品性杏丰产园产量的高低、果实品质优劣、经济效益的大小,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品种本身。作为鲜食杏主要供初夏水果淡季市场需要,但也应兼顾早、中、晚熟的比例,以达到既可早上市,也可延期供应之目的。以下品种可供生产者选择。

特早熟鲜食杏:金太阳、大棚王、新世纪、试管早葆、五月鲜、秦杏1号、红丰等。

早熟品种:凯特、金寿杏、水晶杏等。

晚熟品种:梅杏、金皇后。

生产者在品种选择与配置时,在确定主栽品种后,一定要再选择配置2-3个与主栽品种花期相近的品种作授粉品种。主栽种与授粉品种比例应在3-4:1,授粉树与主栽品种距离以不远于10m为宜。

4.4栽植技术

4.4.1栽植密度

一般杏园采取株行距2-3m×4-5m,即每亩维持在40-80株;平地肥沃土壤每亩可定植30-40株;山丘岗地可增加到80-110株。

4.4.2栽植方式

常用的栽植方式有长方形、三角形。生产上优先推荐三角形栽植,在单位面积上可增加10%以上的株数,虽不便于耕作管理,但更有利于利用光能。

4.4.3栽植时期

在我省应以秋冬栽植为主,在落叶至土壤结冻前进行,此时空气湿度、土壤湿度都比较大,湿度较高,有利于根系恢复,翌年春天基本无缓苗期,幼树开始生长期早,生长势健壮。

但在秋冬干旱、土壤欠墒、整地工作没有准备好的情况下亦可延迟到早春栽植,在土壤化冻后应尽早栽植。

4.4.4栽植方法

栽植前先将过长根、粗根和劈根系适当修剪,然后用50mg.kg-1ABT生根粉泥浆液速蘸根处理,后立即栽植。栽植时一定要注意不能栽得过深,否则缓苗期长,幼树生长发育迟缓。杏树应采取高墒高垄栽植,栽植过程中一定要灌足水。

4.4.5覆盖

栽后立即将树盘1平方米范围进行覆盖,可用作物秸秆、稻壳、杂草落叶等覆盖。如无上述覆盖物,也可用地膜进行覆盖保墒。

5土肥水管理

杏树虽然适应性强,耐瘠薄,但要获得优质高产、连年稳产,加强土肥水管理是最根本的也是最重要的技术措施。

5.1土壤管理

5.1.1深翻改土

除了前述的全面整地方式外,其他整地方式均应进行深翻改土。经深翻改土后,土壤孔隙度增加,容重降低,水、气、热状况改善,微生物活性加强,肥力提高,从而诱导根系加深扩展,促进地上部分生长发育。深翻改土的时期,最好安排在秋季9月份进行,此时深翻可结合施入有机肥,且土温适宜,墒情较好,肥料腐熟转化快,易被根系吸收,也正值根系秋季生长高峰,断根伤口愈合快,并很快可出现新根。

(1)扩穴深翻:适于穴状整地的杏园。从定植穴向外,逐年深翻60-80cm、宽50-60cm的环状沟,每年深翻应与上一年的相套连,中间不留隔层。

(2)条沟深翻:适于带状整地的杏园。沿定植沟外缘,逐年向外翻宽50-60cm、深60-80cm的条状沟,4-5年内全园翻遍为止,也应沟沟相套,保留隔层。

(3)隔行深翻:在劳动投入不足的情况下可采用此方式。即隔1行翻1行,逐年轮换,每年只翻1侧。翻挖的深、宽同沟翻。

5.1.2

(1)间作:为充分利用幼龄杏园行间的空地,增加前期收入,保持水寺,避免风蚀,抑制杂草而实行行间间作,但肥水供应须充足,给果树留营养带,间作物随树冠扩展逐年为果树让路。间作物尽可能选择豆科矮杆、浅根作物,与果树无共同病虫害,不是果树病虫害的中间寄生。多选择黄豆、绿豆、花生、油菜、薯类等作物。间作物也应轮作换茬,逐年减种,待树冠郁闭后停止间作。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品种 树冠 尿素 结果枝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