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种植技术 > 水果种植技术 > 香蕉种植技术

海南香蕉皮氏叶螨的发生与防治


    近年来,随着海南香蕉产业快速发展,种植面积不断扩大,品种逐渐增加,皮氏叶螨已在海南全岛发生,为害日趋严重。据调查,在东方、乐东、昌江、澄迈、琼海和儋州等地的许多蕉园植株受害率高达100%,已成为海南香蕉产业发展的重要限制因子。为此,笔者对皮氏叶螨在香蕉上的发生与为害做了初步的调查研究,现简报如下。

    1 形态特征

    雌成螨:雌螨体长467μm,包喙长537μm,体宽338μm。体呈椭圆形,成螨身体呈红褐色,足及颚体为白色,体侧有黑斑。须肢端感器柱形,长约为宽的1.5倍;背感器梭形,与端感器接近等长。口针鞘前端圆钝。气门沟末端呈U形弯曲。背表皮纹在后半体构成菱形图案。背毛刚毛状,13对,具微绒毛,细长,不着生在毛突上,刚毛长度超过横列间距。具足4对,足Ⅰ跗节具两对典型的双毛,彼此远离。各足爪间突分裂成三对针状毛,无腹毛簇。

    雄成螨:雄螨体长297μm,包喙长366μm,体宽166μm。体狭长,体色粉红色。须肢端感器柱形,长约为宽的2.5倍;背感器梭形,稍短于端感器。足Ⅰ爪间突为一对粗壮的爪,其他各足爪间突分裂成三对针状毛。阳具柄部宽阔,无端锤,末端弯向背面,微呈S形。

    若螨:足4对,体形小于成螨,呈淡紫或淡红色,体两侧黑斑呈深黑色。腹面刚毛数量少于成螨。

    幼螨:足3对,初孵时乳白色,取食后为暗绿色,两侧具黑色带纹。

    卵:圆形,刚产时乳白色,孵化前淡黄至淡褐色。

    2 为害症状

    皮氏叶螨主要以成螨、若螨和幼螨栖息于香蕉叶背吸取叶片的汁液造成危害,香蕉受害后,被害部位退绿、变褐。虫口密度较小时,叶背退绿和变褐斑点稀少,受害面积小,叶面基本不表现症状;随着虫口密度增加,退绿、变褐斑点不断扩大,严重时整个叶背全部变成黑褐色,叶面变黄,最后整叶干枯。此外,皮氏叶螨具有吐丝织网特性,受害部位伴有大量蜕皮和丝网,影响植株光合作用。香蕉生长前期受害,可造成植株中下部叶片变黄干枯,严重影响幼苗植株生长;后期受害,则延迟果实成熟,影响香蕉的产量和品质。

    3 生活习性

    皮氏叶螨的寄主有香蕉、绿豆、桑、泡桐、蔷薇、番木瓜、番荔枝、番茄、木薯、桃、藿香蓟、鱼腥草、无花果和变叶木等。在海南主要危害香蕉和番木瓜。

    皮氏叶螨在海南香蕉上一年可发生约26代,世代重叠明显,无越冬现象,终年可发生为害。其世代发育历经卵、幼螨、第一若螨、第二若螨、成螨等5个虫态,在第一若螨、第二若螨、成螨之前各有一个静止期。该螨繁殖速度与温度有关,低温发育缓慢,高温发育速度加快。世代发育起点温度为10.73℃,完成世代发育所需有效积温为183.34日度,24~32℃为皮氏叶螨发育、存活和产卵的最适合温度。在海南每年的10月至次年4月,干旱少雨,且温度适宜,食料充分,皮氏叶螨的发生为害重。4~10月因高温且常有暴雨,皮氏叶螨的为害较轻。

    皮氏叶螨具有群集性,成螨、若螨、幼螨群集于叶背取食危害。卵单产于蕉叶背面,并以分泌液将卵固定,以免散失。行两性生殖或孤雌生殖,未受精卵孵出的均为雄螨。

    4 发生与环境的关系

    近年来,香蕉皮氏叶螨在海南暴发成灾有多方面因素,除其发育速度快,世代多,繁殖力强等生物学特性以外,主要与下列因素有关。

    4.1 栽培制度 在海南常见数千亩连片种植的蕉园及大面积种植同一种香蕉品种的现象。且大田幼苗种植期较长,为每年的4~10月,因而全年都有大量蕉园为叶螨提供充分营养,为该螨的暴发提供了条件。

    4.2 气候 温度是影响皮氏叶螨种群消长的主要原因,在发育温度范围内,其发育速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加快,以香蕉为食料,16℃时皮氏叶螨完成世代发育需用36~42天,32℃则只需9~10天。另外,降雨对该螨的种群消长影响甚大,干旱少雨发生严重,降雨频繁且降雨量大则为害较轻。

    4.3 天敌 皮氏叶螨的天敌种类很多,有拟小食螨瓢虫、越南食螨瓢虫、小花蝽、蓟马和捕食螨等多种天敌,其中食螨瓢虫和捕食螨为果园优势天敌。在不常喷药的蕉园,天敌种类和数量十分丰富,在后期常能控制其危害。而部分蕉园由于不注重天敌保护,滥用农药,大大影响了天敌对该螨的控制作用。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香蕉 干旱 瓢虫 番木瓜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