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种植技术 > 水果种植技术 > 桃种植技术

桃树缺素症状及防治


    一、缺氮症

    1.症状

    桃树缺氮表现为全树叶片浅绿至黄色。新梢下部老叶首先发病,叶片变黄,叶柄、叶缘和叶脉变红;后期,脉间叶肉产生红棕色斑点,斑点多,发病重时叶肉呈紫褐色坏死。新梢停止生长,细而短,皮部呈浅红或淡褐色。叶片自下而上脱落。

    2.发生原因

    在管理粗放、土壤缺肥的果园,易发生缺氮。在雨量大或灌水多,以及秋梢速长期时,桃树易缺氮。

    3.防治方法

    缺氮时主要用尿素叶面喷施,前期200~300倍液,秋季30~50倍液;也可用硫铵、氯化铵或碳酸氢铵等。

    二、缺磷症

    1.症状

    桃树缺磷首先是新梢中下部叶片发病,逐渐遍及整个枝条,直至症状在全树表现。初期叶片呈深绿色,叶柄变红,叶背叶脉变紫;后期叶片正面呈紫铜色。基部老叶有时出现黄绿相间的花斑,甚至整叶变黄,常提早脱落。顶端幼叶有时直立生长,狭窄并下卷。新梢细分枝少,色呈紫红。果小味淡、早熟。

    2.发生原因

    偏施氮肥以及碱性土壤中含钙多和土壤缺磷的果园,均易发生缺磷。

    3.防治方法

    缺磷后及时喷施磷酸二氢钾300~400倍液,或过磷酸钙澄清液50~100倍液;秋施基肥时应多施有机肥和含磷化肥。

    三、缺钾症

    1.症状

    缺钾桃树新梢中部叶片先发病,逐渐向基部和顶端发展,一般自下而上重。严重时全树萎蔫,抗逆性下降。初期叶缘枯焦,色呈黄绿。后期,叶缘继续干枯,而叶肉组织仍然生长,则主脉皱缩,叶片上卷,叶缘附近出现褐色坏死斑,叶背多变红色。新梢细而长,花芽少,果小,着色差并早落。

    2.发生原因

    酸性土壤、有机质少以及结果多时,桃树易缺钾。若施氮、钙、镁多时,也能引起桃树缺钾。

    3.防治方法

    多施土粪、绿肥等有机肥;若在果实膨大期(温室内为3~4月)可追施磷酸二氢钾、氯化钾、硫酸钾和草木灰等。

    四、缺锰症

    1.症状

    桃树缺锰首先从新梢上部叶片发病,而且自上向下渐重。初期叶缘色变浅绿,并逐渐扩展至脉间失绿,而主脉和中脉及其邻近组织仍为绿色。后期仅中脉保持绿色,而叶片大部黄化。一般叶片不萎蔫,新梢顶芽仍然生长,但在缺锰极重时,新梢生长矮小,叶片小呈褐色坏死斑,斑点较小。

    2.发生原因

    土壤为酸性以及腐植质丰富时,锰呈可给态易被利用。土壤为碱性或干旱时,锰被固定,桃树易缺锰。

    3.防治方法

    及时喷布0.2%~0.3%硫酸锰溶液。

    五、缺铁症

    1.症状

    桃树缺铁,多从新梢顶端叶片开始,而且自上而下渐轻。缺铁抑制了叶绿素的合成,使桃树表现出从失绿到黄化再到白化的症状。缺铁轻时,一般叶片不萎蔫,新梢顶芽仍然生长;缺铁重时,叶缘枯焦,有时叶片出现褐色坏死,连较细的侧脉也变黄,新梢顶端枯死,其中上部叶片早落。

    2.发生原因

    盐碱土、钙质土以及含锰多的酸性土易缺铁。缺钾、氮,或者锌、锰含量大,常引起缺铁。

    2.防治方法

    ①增施有机肥,改良土壤。②喷施硫酸亚铁溶液,生长期0.2%~0.4%,休眠期2%~4%。

    六、缺锌症

    1.症状

    桃树缺锌多从老叶开始,然后逐渐向新叶发展,使新梢上下普遍发生,一般在生长初期就能表现症状。缺锌时桃树相应表现出生长受阻、叶片失绿以及树体阳面叶片病重。初期,下部叶片除叶脉及其附近仍然保持原有绿色外,脉间叶肉明显失绿变黄;顶端叶片小,无叶柄,呈丛状簇生。后期,病叶狭窄质硬,有时皱缩外卷并产生紫红色斑,老叶极易早落,并由下往上发展,最终造成新梢光秃甚至枯死。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坏死 喷施 斑点 生长期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