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种植技术 > 粮食作物种植技术 > 小麦种植技术 > 高产种植

小麦垄作高产栽培技术


与传统平作相比,小麦垄作栽培技术省工省时、便于管理、能减少农业化学污染、降低生产成本,具有节水、抗病、增产、低耗、高效的特点。目前,这项技术已经辐射到山东的40多个市县,同时在河南、甘肃、宁夏、山西也得到了一定面积的示范推广。实践证明,这项技术可以在我国所有水浇田区推广,不论是缺水的干旱区还是多雨易发生涝害的地区,都可以采用这项技术。 
   
  1 小麦垄作栽培的创新点 
   
  小麦垄作栽培是将原本平整一片的土壤用机械起垄开沟,把土壤表面由平面变为波浪形,就像种花生、大豆等经济作物一样在垄上种2~3行小麦。是一项节水、节肥、增产的全新小麦生产技术。它与传统平作相比,可降低生产成本30%左右。在栽培管理上,小麦垄作高效栽培技术有几点不同于传统平作,该技术的创新点包括: 

  1.1新的种植方式 我国乃至世界小麦主要以传统平作为主,即将小麦种植于平整的畦面。而垄作栽培则是将土壤表面由平面型改为波浪型,扩大土壤表面积40%左右,从而充分增加了光能截获量,有利于田间的通风透光,降低了田间湿度,大大改善了小麦冠层的小气候条件,显著抑制了小麦纹枯病、白粉病以及其他常见病害的发生,使小麦株高明显降低,显著增强了小麦的抗倒伏能力。 

  1.2新的灌水方式 在灌水方式上,该技术与传统平作也存在较大不同。传统平作以大水漫灌为主,不仅水分利用率低,而且土壤板结现象严重。而垄作的灌水方式为小水沟内渗灌,克服了大水漫灌由于土地不平整而造成的水土流失和肥料浪费现象,提高了土壤的保水保肥能力,用水量仅为450 t/hm2,比传统平作的水分利用率提高30%~40%,消除了土壤板结现象,为作物根系的健康生长创造了良好的条件,有利于土壤微生物的活动。 

  1.3新的施肥方式科学研究认为,施肥位置的不同直接关系到肥效的发挥和作物产量的高低。传统平作多为零深度施肥,即浇水前把肥料作为底肥一次性撒施于地表。这样不仅增加了施肥量,同时也造成了肥料的浪费和化学污染。垄作栽培不同于传统平作,肥料不能作为底肥一次性施入土壤,该技术要求底肥占总施肥量的1/3,其余部分要在拔节期一次补施,或在拔节期和孕穗期分2次补施。基肥可在起垄时埋人垄底或随播种以种肥形式施人土壤,在后期补肥时应以垄沟深施肥为原则,沟内集中条施,施肥深度相对增加15~17 cm,肥料利用率提高10%~15%,有利于作物增产和保护环境。 

  1.4新的群体关系 传统平作高产要靠培创大群体,而大群体容易引起通风透光的不良,进而引发病害和倒伏等问题。与传统平作相比,垄作栽培有利于更好地优化小麦群体与个体的关系,充分发挥小麦的边行优势,达到群体适宜,个体健壮,穗足、穗大、粒重的目的,每穗粒数增加2―3粒,千粒重增加2.5 g左右,不仅可以增产10%~15%,而且明显改善了小麦的品质。 
   
  2 技术要点 
   
  2.1地块选择 实行小麦垄作栽培,首先要选择合适的地块。该技术主要适宜于水浇条件及地力基础较好的地块。应选择耕层深厚、肥力较高、保水保肥及排水良好的地块进行,对于旱作地区,必须结合免耕、覆盖及其他节水技术进行。轻粘性土壤和壤土比较适宜垄作,效益也最高,而对于保水保肥力差的沙壤土或沙质土壤则不宜采用。 

  2.2整地 垄作栽培要求播前要有适宜的土壤墒情,墒情不足时应先造墒再起垄。如农时紧,也可播种以后再顺垄沟浇水。起垄前深松土壤20~30 cm,耙平,除去土坷垃及杂草后再起垄,以免播种时堵塞播种耧,影响播种质量。播前精细整地,施足基肥,以有机肥为主,搭配部分复合肥。整地时,基肥的施用原则与一般的精播高产栽培方法相同,目前提倡的是肥料后移施肥技术,也就是基肥占全生育期的1/3,追肥占2/3。 

  2.3垄幅确定 垄幅的大小及垄上种植行数的确定应综合考虑地力条件、作物布局及轮作制度。仅就地力条件而言,中等肥力的地块,垄宽以70~80 cm为宜,垄高17~18 cm,垄上种3行小麦,这样便于玉米直接在垄沟内进行套种;而对于高肥力地块,垄幅可缩小至60~70 cm,垄上种2行小麦,玉米套种在垄顶部的小麦行间,也可套种在垄沟内。为了提高单位面积的产出效益,垄作小麦可以在垄沟内间作菠菜等越冬蔬菜。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小麦 施肥 墒情 群体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