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种植技术 > 粮食作物种植技术 > 水稻种植技术 > 早稻种植

早稻前期本田的管理


   水稻全生育期分为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两个阶段,水稻营养生长主要是指植株营养器官根、茎、叶的生长,一般是从种子萌发到幼穗分化以前。这一阶段包括出苗期、分蘖期和拔节期。水稻生殖生长指植株生殖器官幼穗、花、种子的生长阶段,一般是从幼穗分化开始到新种子的形成。这一阶段包括孕穗期、抽穗期、开花期和成熟期。营养生长是生殖生长的基础,因此只有加强水稻前期本田管理,协调好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之间的矛盾,更好的促进水稻从营养生长向生殖生长过渡,才能实现水稻稳产高产。

  水稻生长前期主要处于营养生长阶段。因此插秧后水稻本田前期管理主要目标是:确保秧苗返青成活,促进增加早期分蘖,保证幼穗分化时的有效分蘖数。只有加强肥水管理,才能达到壮根、壮秆、分蘖适中的效果。

  合理施肥,确定基肥与追肥的比例。

  从水稻吸收养分累积的趋势看,拔节期以前将吸收总量的60%以上,从移栽到拔节的时间长短,无论是早、晚稻一般是一个月左右,这段时期水稻营养器官生长、发生分蘖,是水稻高产的基础时期,所以在水稻生长的早期必须提供大量的营养元素。

  从土壤养分供应情况看,早稻生育前期气温低,肥料分解慢,在施用绿肥或农家肥做基肥的情况下,前期土壤养分较难满足早稻早生快发的要求;进入生育后期因气温较高,肥料分解快,如基肥与追肥用量充足和分配恰当后期不会发生缺肥现象;晚稻前期气温高,后期气温低,土壤肥料的供应是前多后少,一般情况下,晚稻生育期容易发生脱肥现象。再从肥料的特点看,有机肥大都是绿肥(猪牛栏粪、土杂肥等),这些肥料分解慢,肥效长,营养元素种类多,但是每种元素含量低。为提高肥效,应在插秧前整地时施入,与土壤充分拌匀,使肥土相融提高肥效。因此施足基肥是保证水稻高产的重要条件。

  由于早、晚稻生育期间气温不同,吸收养分的趋势也不一样,早稻基肥约占总用肥的80%,晚稻基肥约占总用肥的70%。还要根据选用的杂交组合,土壤肥力状况及气温的不同灵活掌握。总之基肥与追肥是相互关联的,基肥施的多追肥可少施;反之,基肥施的少,追肥可多施。

  早施追肥,促进早生快发。

  水稻返青后需肥量逐渐增加。此时,由于温度一般仍较低,土壤中的养分释放的少,又由于基肥是全层施,根系多分布于表层土中,因此,养分供应不足,应及时施用分蘖肥。分蘖肥主要是氮肥,一般占整个生育期的20%―30%。在肥水管理上应追求一个“早”字,早施促早发,为壮苗、大穗、高产打基础。要求在秧苗返青后(5-7天左时间)立即追肥,尿素6―10公斤/亩,或硫酸铵15―20公斤/亩。一般土壤肥力高的田块可少施,土壤肥力低的田块可多施,壮苗早插的可少施,弱苗晚插的可多施。施肥后,田间要保有水层,不能排水,自然落干后灌水。另外,雨天及上午露水未干时不要施肥,以免叶片粘上化肥,烧坏稻苗。

  科学管水,适时狠抓晒田。

  在插秧后的2-3天内,除了抛秧田不灌水,仅保持田间湿润,以利提早立苗外,插秧稻田要灌相当于苗高1/3-1/2的稍大水层扶秧护苗,以减少叶面蒸腾,防止秧苗凋萎,保证返青成活。如果水层过小,秧苗经风吹日晒,容易失水干枯,造成大缓秧,使早秧变晚秧,壮秧变弱秧。

  扶秧护苗后,要改灌2-3厘米的浅水层,自然落干后间隔2-3天再灌一次水。有利提高水温和地温,加速土壤养分分解,促进根系吸收,使植株基部也能接受光照,利于分蘖发生。

  当田间苗数达到计划穗数的80%时及时晒田。

  晒田可改良土壤环境,增强根系活力,加强微生物活动;改善田间小气候,可防治或减轻水稻螟虫、稻瘟病等多种病虫害的发生;控制无效分蘖,巩固有效分蘖,提高分蘖成穗率;促进禾秆坚硬,增强抗逆能力,防止水稻后期倒伏。经生产实践证明,晒田是一项重要的增产措施,一般可增产8-15%。

  因此,要在预期穗数苗的70%~80%时进行脱水晒田,抛秧稻则要提早至65%时脱水晒田,并采用多次轻晒的方法,把高峰苗控制在预期穗数苗的1.1~1.2倍。晒田的程度有重晒、轻晒之分,应根据苗情、肥力、耕层、土质、地势等进行综合考虑,凡发棵早,叶色浓,长势旺,泥脚深,冷浸田,底肥足的均宜早晒、重晒、且晒的时间可稍长,特别是对那些长期渍水,土体糊烂,脱水缓慢的田块,更应重晒;反之,则宜迟晒、轻晒,且晒的时间要短。但无论轻晒或重晒,都要达到“新根跑田面,老根往下扎,叶片硬且直”的要求。为提高晒田质量,插秧时要预先留好晒田沟,每次中耕均把田扒平,晒前开好腰沟,以利排水。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水稻 分蘖 晚稻 早稻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