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反季节栽培,就是指在不能正常生长的季节里进行栽培,体现在食用菌生产上,其本质上主要就是一个时间差的问题,也就是在不能正常生产的自然季节里,通过改进设施设备、人工调控条件及其它辅助手段进行的栽培,并且还可获得与正常季节的生产相近的生产效果;比如较典型的金针菇夏季栽培、草菇的冬季栽培等等。如低温品种的金针菇,应该在11~2月份出菇,但采用设施自动控制栽培,则可在夏季产出;又如草菇,一般只在6~8月份出菇,通过调控条件,使之在其它季节上市,按照“货少价扬”的市场规律,效益之高是很自然的事情;其实这也正是“人无我有”思路在市场经济中的必然反映。
食用菌营养及保健等相关知识也已深入人心,使得食用菌产品大受市场青睐,这已是有目共睹的事实,正因为如此,食用菌产品的消费业已由季节性转变为常年性,在鲜菇、干菇以及盐渍菇等产品共同面对市场时,除非特殊情况,否则人们还是喜欢消费鲜品,这就给我们业内人士提示了一个反季节栽培问题。如同反季节蔬菜瓜果的应市,既有鲜货上市,谁还喜食干品或罐头?其中的道理是完全相通的。应该说,眼下国内各地均有反季节食用菌上市,尽管品种还太少、质量档次还稍差、数量上也不能满足,但毕竟已经有货供应,这就反映出来食用菌生产与消费的一个趋势。从大量实地调研得知,为数不少的菇农均有反季节生产的意识,但限于技术等条件而迟迟不能或不敢贸然实施,究其原因,还是一个整体思路和计划的问题,或者说,尽管已经看好反季节栽培的效益及其发展前景,并已找出自己不能展开生产的原因,但却没有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并将之付诸实践,而使整个思路的“链条”就此戛然而止;应该继续寻求解决问题的办法,才可以使自己“反季节生产的思路”成为一个循环系统,才能够运转起来,才能产生理想的经济效益。在“人无我有”的概念中,还有一个值得关注的带有发展眼光的倾向性问题,比如,我国的反季节大棚蔬菜技术成熟之后,现在已经在各地形成了一定意义上的“常规生产”,而常规种植的除大白菜等大路品种外,相当数量的小品种蔬菜,在正常季节里却因种植量少而越来越紧俏,这就是一个倾向性很强的现实:人们都去争着搞反季节,而反季节产品却因生产的面广量大而成为常规产品,于是,本来的常规生产却因被忽视而成为了另一个层面上的“反季节”,其产品的货紧价扬也是情理之中的。食用菌产业的发展道路上,将来是否会发生该现象,值得我们共同关注。
声明
来源:互联网
本文地址:http://farm.00-net.com/zz/jun/7/2008-12-12/10552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