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平菇的菌盖、菌柄出现的铁锈色或暗褐色斑点称为平菇锈斑病。此病是平菇子实体生长阶段容易发生的一种细菌性病害。引起该病发生的病原菌是一种自然界分布极广的假单孢杆菌。发病初期,病斑只有针尖状大小,色泽也浅,一般不影响商品价值。发病加重后,病斑迅速增大,色泽也不断加深,常以椭圆形或梭形出现,或相互连接形成不规则的大型斑块,在斑块周围伴有锈黄色变色区域。菇床严重感染此病时,子实体一片焦黄,导致浅色菇变成黄色菇,深色菇转为酱色菇。锈斑病轻度危害时,对子实体的生长发育虽有影响,但不构成威胁,危害加重后,不仅会造成子实体死亡,还会影响下茬菇的正常生长,并能引起其他病害和虫害的交叉感染。受锈斑病危害过的子实体,干巴收缩,色泽差,商品价值低。严重受害的病菇,菌褶扭曲,菌褶内多夹附着未能完全释放出的孢子粉末,菌盖也会因病斑的逐渐凹陷而起皱开裂,失去商品价值。平菇锈斑病在温度高、通风不良、喷水过多、空气相对湿度超过95%时,该病蔓延快,危害也严重。
预防措施:如果发生锈斑病,应加强通风,降低相对湿度。药物防治可用5%的石灰澄清液,1:600倍的漂白粉液,500-800倍安索杀菌剂水溶液,每毫升含120单位的土霉素、链霉素、庆大霉素或氯霉素液,或用3份漂白粉与l份纯碱的混合物配成0.5%的混合液进行喷洒。若平菇受害已经死亡,或菇床上染病严重,则要及时摘除菇床上的全部子实体,刮去发黄老化染病的表层菌丝,将床面清理干净,稍加风干后,再向菇床上撒薄薄的一层石灰粉或少量漂白粉,以降低菇床上病菌基数,防止转茬后锈斑病的再度危害。
声明
来源:互联网
本文地址:http://farm.00-net.com/zz/jun/6/2008-12-12/105667.html